中國第一高樓封頂 638米上海中心2015年啟用

2013-08-06 08:22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林天泉

  克服了重重技術難題完成封頂的上海中心將在2015年啟用,那一年上海將迎來寫字樓供應高峰,招商期待叫座

  8月3日上午9點,一根寬0.8米、高0.9米、長6.8米的鋼梁身披大紅繡球和綢帶在上海中心工地緩緩吊起,近30分鐘後抵達580米高空安裝就位。

  當長沙還在憧憬838米世界第一高樓夢之時,全國第一高度已經在黃浦江畔實現結構封頂——主樓125層、580米,整體建築完工後632米。

  毗鄰420米高的金茂大廈和492米高的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的建成將勾勒完成遞次上升的天際弧線,亦成為該區域超高層建築的收官之作。

  按照規劃,上海中心將於2015年全面建成並啟用,而招商工作已經展開,作為“三高”中唯一由本土國資建設開發的高樓,上海中心的商業成色還有待運營方的挖掘和市場的選擇。

  豆腐土上建高樓

  “上海中心並不是簡單地複製一座更高的高樓,我們要真正實現偉大城市需要的偉大建築。”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慶偉在封頂儀式上説。

  這家負責上海中心項目開發建設和運營的公司由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下稱“上海城投”)、陸家嘴股份公司(600663.SH)、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下稱“上海建工”)共同出資成立,三方股東股權比例分別為51%、45%、4%。按照此前官方透露的數字,上海中心總投資約148億元人民幣。

  對於這座上海單體體量最大的寫字樓,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顧建平給出了一個直觀的比喻:“相當於一個成熟的城市,一個‘站著的外灘’。”

  上海中心總建築面積57.6萬平方米(包括地上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而延安路以北的外灘建築總面積是60萬平方米。

  建設上海中心是上海市政府經過多年謀劃後的戰略決策,早在1993年浦東開發開放之初,上海中心和相鄰的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所在的位置,就已被規劃為超高層建築群,三棟建築共同形成小陸家嘴中心區的制高點區域。

  在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兩座摩天高樓相繼開工和建成後,2006年4月,上海市政府專題會議明確,由上海城投負責上海中心項目建築概念方案徵集和深化研究工作。與前“兩高”不同,上海中心項目完全由上海本地的國資公司建設開發。

  因為體量和高度,上海中心在設計規劃與建築施工過程中的科技含量為建築領域帶來多場技術變革。上海中心是如何化解地面沉降因素的?這是外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上海是典型的軟土地基,軟土承受的荷載相對較小。據上海東廣新聞臺的報道,上海建工副總裁、上海中心總承包項目經理部總經理房慶強稱,大廈所處的地理位置,確實不具備打樁條件,上海中心是世界上第一次在軟土地基上建造重達85萬噸的單體建築,這就仿佛在“豆腐土上建高樓”,面臨諸多難題。

  為提高承載力,上海中心必須要在“豆腐土”中插入一定量的管樁。《上海國資》的報道稱,金茂大廈和環球金融中心採用的鋼管樁,但如上海中心按例採用,則大量超長鋼管樁將對土地擠壓,對鄰近超高層建築帶來結構性破壞。另外,打樁産生的巨大震動和污染物排放,將嚴重影響周邊運營和生活,亦將破壞周邊地下管線和道路。

  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均由上海建工參與修建。但這次,上海建工必須想出新辦法。於是,上海中心首次採用“鑽孔灌注樁”,通過機械在地基上鑽孔,放入鋼筋籠,最後灌注混凝土形成基樁。

  但是常規的鑽孔灌注樁依然面臨挑戰,單樁的設計承載力在600噸左右,極限承載力不過800噸。上海中心最多只能佈下1000余根基樁,要承受85萬噸重的上海中心力不從心。

  經過多次試驗,上海建工找到解決方法——後注漿。通俗地説,在常規的混凝土樁基半幹後,進行高壓注漿,漿液從側面擠出填充樁基的縫隙壓實樁側的泥皮,提高單樁承載力2~3倍,極限承載力提升到3100噸。

  借助這種名為“大直徑超深鑽孔灌注樁後注漿”的施工工藝,上海中心於2009年7月,順利完成主樓955根樁孔直徑達1米、樁長達86.05米的工程樁施工。

  招商成色

  在上海發展金融服務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之下,“上海中心”將建成為陸家嘴金融城的標誌性建築和上海金融服務業的載體。這座上海全新的“高富帥”定位五大功能:國際標準的24小時甲級辦公、超五星級酒店和配套設施、主題精品商業、觀光和文化休閒娛樂、特色會議設施。

  3日,顧建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結構封頂之前,上海中心還沒有獲得預租的許可,所以還不能簽訂預售合同,因此不能透露更多的商業內容。

  不過,顧建平也稱,目前確實有很多潛在的租戶,包括商鋪、餐飲都在進行洽談。“招商工作正在進行當中,我們確實有兩個意向,一個是文化項目,另一個我們會在37樓建造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本報記者了解到,已與上海中心簽訂001號商業場地租賃意向書的是觀復博物館,其創始人馬未都説,博物館走進上海中心,能使中國傳統文化借助上海中心的高度傳輸到全世界,使中國文化有機會與科技相結合向全世界展示。

  至於辦公場地的招商,顧建平對本報記者稱:“我們優先考慮的是金融、仲介服務業等比較高端的現代服務業,當然也不會排斥高端製造業,我們還會有其他一些特色的要求,比如綠色環保理念。”

  上海中心大廈主要的招租對象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在內的金融服務業。2008年上海中心開工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顧建平還提及,將會有一些針對金融行業的特別設計,比如會有專門的交易層,也會為入駐的金融機構提供24小時的辦公服務。

  大約5年後的今天,尚未完全走出危機的全球經濟以及業已放緩的中國經濟則成為無法忽視的大環境。

  “目前小陸家嘴核心區的超甲級辦公樓的空置率是個位數,我知道的是5%。”顧建平説,這是一個比較低的空置率,説明在這個區域對高端的辦公樓是有需求的。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