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再融資怪圈上演 再成“只吃不拉”神獸

2013-07-31 09:21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林天泉

  千億規模雖不算很大但市場擔憂短期反覆再融資 專家稱資産證券化方能解困

  銀行再融資沉寂半年後,連日來,關於招行配股方案獲批、中信和交行發行金融債、中行擬發600億元減記型工具持續牽動業界神經,雖然銀行採用了對市場衝擊較小的手段,僅千億元人民幣的規模與前兩年高峰時動輒數千億元的規模也不可同日而語,但這種融資抬頭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銀行對資本的迫切需求,反覆的銀行再融資怪圈恐將再次上演。

  專家則認為,中國銀行業像“只吃不拉”的神獸貔貅,在資産證券化實現之前,只有通過不斷吃資本來維繫貸款增長和監管要求。更有預測稱未來兩年中國銀行業的資本製品或達千億美元。   貔貅,這是南方不少銀行大門前擺的一種古代神獸,貔貅能吞萬物而從不泄。現在這種“有嘴無肛門”的神獸被用來比喻銀行的再融資“只吃不拉”。

  本月,“久拖不決”的招行再融資方案突然拿到了批文——在發佈公告前,招行還披露了一份延長再融資方案有效期12個月的公告。這是招行350億元A+H再融資計劃的一部分,也是今年銀行配股再融資第一單。

  融資方式作出較大改變

  緊接著,中信銀行、中行、交行均公佈了再融資方案進展。與前幾年主要集中在股權融資方式上不同,今年除了招行配股發行源自2011年7月,採用定向增發的方式外,多數銀行均採取發債融資以及創新工具等手段。

  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工、農、中、建四大行,平安銀行,以及重慶農商行提出發行減記型二級資本工具計劃超3000億元,其中工、農、中、建分別計劃發行600億元、900億元、600億元元和600億元,在農行的900億元中包括了其他一級資本工具發行總額計劃不超過400億元。上述銀行減記型二級資本工具發行期大多都在明後年。

  而在2010年,我國上市銀行曾進行股權融資逾2700億元,2012年發行超3000億元的再融資規模中,也有不少是通過股權定向增發的方式融資。

  市場提升銀行融資預期

  從規模和方式上來看,銀行似乎有意在降低再融資對市場的衝擊。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指出,發債融資和股權融資兩者的融資規模不具有可比性,“今年銀行發行的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一是替換存量,二是滿足監管層的要求。這完全在預期之內,不會造成股市供給的增加,對銀行板塊也無負面影響。”

  但融資抬頭的跡象還是讓市場擔憂。招行再融資方案獲批消息公佈後,股價就連跌4天。申銀萬國認為,招行配股核準早于市場預期,市場對於上市銀行再融資潮的預期將提升。   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是指銀行發行的一種可以減記本金的次級債。當債券本金被減記後,債券即被永久性登出,並在任何條件下不再被恢復。

  (文/ 記者劉新宇、李震 表/ 記者劉新宇)

  新聞觀察:

  反覆再融資短期或難免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的觀點是,下半年暫不會出現再融資潮,明後年則可能會有再融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壓力已緩解,可能會通過資本工具的創新,補充附屬資本。

  但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強調,在巴塞爾協議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下,推利率市場化的同時,必須讓信貸資産證券化常規化才能讓銀行走出反覆再融資的怪圈。

  魯政委稱,銀行就像“只吃不拉”的神獸貔貅,銀行貸出去的款,資産吃進來後只要不到期就出不去,“如果不推資産證券化,就是一個死迴圈,要實現貸款規模不斷增長和滿足資本充足率的雙重要求,單靠利潤是不夠的,未來銀行還會重復從市場不停融資,不然活不下去”。(據新華社)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