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網銷玩家越來越多 將帶來顛覆性變化

2013-07-30 09:09     來源:金融投資報     編輯:林天泉

  “科技的發展帶來的變化是顛覆性的、革命性的,對銀行維持了200多年的舊模式,對整個金融業,對幾乎所有市場,所有消費者,科技的衝擊,都是勢不可擋的。一旦市場準入政策限制得以突破,科技企業將快速搶佔市場,對傳統金融業形成勢不可擋和毀滅性的衝擊。”

  這是中國平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在2013年初的內部講話中所提到的內容,在這一領域,保險(放心保)業目前正在做的網路銷售,才僅是行業的第一步。

  三天過億與千億蛋糕

  2012年12月初,國華人壽在淘寶菊花算平臺上架了三款萬能險,短短三天時間,打出“一萬可買,3個月後可退,預期年化收益4.05%”等賣點的産品便創下驚人紀錄,實際售出4356筆,銷售額達到1.05億元。嘗到甜頭之後,國華人壽事隔一週再度推出“1212份限量瘋團”活動,截至當天18點,三款産品全部售完,共計成交1258筆,國華人壽至少收入保費超過1258萬元。

  單日銷售過千萬,三天銷售額破億元大關,這一數字不僅震驚了電子商務業,放到整個保險行業當中也十分可觀,但和來勢洶洶的網際網路金融蛋糕相比,這一數字還大嗎?

  在不久前舉行的2013中國網際網路保險研討會上,保險行業人士及專家紛紛預計,未來五年內保險行業在網際網路的發展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以上。通過網際網路渠道,保險銷售可以打破時空限制,擺脫人力的束縛,快速開啟網際網路保險盛宴。

  根據艾瑞諮詢統計數據,2012年中國保險電子商務市場線上保費收入雖然較2011年增長123.8%,規模達到39.6億元,但佔中國保險市場整體保費收入的比例僅為0.26%。而2010年美國市場網銷保費收入已超過總保費的25%,英國車險和家財險的網路銷售保費比例在2004年就達到41%和26%。對比之下,國內網銷保險的發展滯後暴露無遺。

  一位資深保險從業人員告訴本報記者:“以前公司會要求一線人員每天跑客戶,因為只有跑得勤才有可能得到客戶,但現在這種要求已經寬鬆了很多,因為我們可以在網上和潛在客戶溝通。”

  有保險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網際網路金融對保險行業的影響還僅僅體現在網路渠道上,對於拓展渠道、降低銷售成本有一定幫助,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參與到這一行業當中,保險行業的運營模式也可能會發生改變。

  更期待産品創新

  構建網路銷售渠道或許只是行業網際網路化的一個開始。國內保險巨頭(如平安、太保等)紛紛選擇自建電商渠道的同時,其餘保險公司紛紛與第三方網路平臺合作,淘寶、京東的流量巨大的綜合類網站都是很好的選擇;此外,一些門戶網站如和訊也推出第三方電商平臺,收錄多家保險公司的上百個具體險種。

  以和訊網旗下的“放心保”平臺為例,消費者可以通過測試得到自己的保險需求評估和保險配置建議。在具體的險種分類下,投保人可以查看各公司的産品詳情與報價,針對複雜産品開闢線上諮詢和線下服務區域,併為後續理賠提供諮詢與協作。

  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機構介入保險銷售之後,以具體保險産品為主導的銷售模式會逐步轉化為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銷售模式。在這一概念之下,為滿足客戶的多重需求,網際網路保險行業勢必開啟不間斷的産品創新之路。

  今年3月,“三馬”共同發起籌建眾安線上財産保險,被業內視為是網際網路保險的首都亮相,堪稱行業的一大突破。雖然該公司目前仍在籌建之中,不過,從之前所披露的資訊來看,眾安線上定位於“服務網際網路”,即通過産品創新,為網際網路的經營者和參與者提高一系列的整體解決方案,化解行業風險,保證網際網路行業安全高效運營。

  此外,在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領域,虛擬財産也可以進行投保,不僅全國最大的虛擬物品交易平臺5173聯合中國人民財産保險有限公司共同推出虛擬財産險業務,騰訊也牽手平安,為其某款遊戲玩家推出遊戲道具保險。

  上述保險從業人士表示,目前網際網路對保險行業的影響幾乎僅限于銷售方法上,不管是公司直銷還是電商網銷,消費者能購買到的産品實際上沒有太多區別。“網銷理論上比直銷成本更低,在招攬客戶上有一定優勢,如果能夠推出獨具特色的産品,相信會更有吸引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