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巨虧産品扔在售 投資比例説不清

2013-07-23 13:44     來源:濱海時報     編輯:林天泉

  近期,光大銀行一款名為“同享二號”的中華精選投資理財組合産品被曝“巨虧”。不過,記者從該行官網看到,目前該産品仍在銷售。其最新一期(2013年6月)月度投資報告顯示,仍處於虧損狀態。

  理財經理不推薦購買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光大銀行北京分行的理財經理詢問“同享二號”,該經理坦言,“這款産品的起購金額為5萬元,但由於處於虧損狀態,投資者一般都不會選擇購買這款産品,不過也會有一些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詢問且表達購買意願。這款産品非常複雜,不僅掛鉤國內股市,還受到境外股市的影響,並且還受到匯率等因素影響。”“不保本的産品本來風險就大,這款産品風險不確定的因素更多,特別考驗投資經理的操作能力,對於未來是否能扭轉虧局還不好説。所以,初次購買理財産品的話,我們不推薦這款,但如果有閒錢,也不怕虧損,且看好未來股市,可以適當投資。”這位理財經理補充道。

  根據光大銀行披露的資訊,“同享二號”是由光大銀行與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于2007年聯合推出的QDII理財産品,具體成立時間是2007年10月31日。該産品在推出時,號稱是“後5000點的投資新選擇”,選擇獨特的A+H股配置,兼顧內地與香港市場的投資機會。

  投資比例説不清楚

  “同享二號”的最新月度投資報告顯示,今年6月末,該産品表現為期末組合收益率-3.86%,期末組合單位凈值為0.6758元,運作以來虧損32.42%。簡單來説,如果5年前花10萬元購買了該理財産品,現在無疑“賠了夫人又折兵”,僅剩下7萬元左右了。記者也在網上看到了一些投資者的“控訴”,比如,某投資者2007年10月賣了黃金,買入5萬元的“同享二號”,到今年2月虧得只剩3.3萬元。

  對於該款産品的資金投向,上述光大銀行理財經理對《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稱“有一些是投向了國內股市,有一些投向了境外股市,不過具體的投資比例得問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我們行只是代銷理財産品,目前能做到的就是披露收益情況。”而當記者詢問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網上客服人員時,卻被告知,“這款産品不是我們設計的,具體投資方向和比例應該諮詢光大銀行,由他們來向投資者推薦和告知風險。”

  “過去幾年中,隨著理財市場的爆發,銀行通過大量發行理財産品來搶奪客戶資源,同時也通過理財産品賺取理財服務手續費等收入,但在推薦理財産品的過程中,對投資者披露風險的意識還比較淡薄,這導致不少投資者購買的産品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中國社科院金融産品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員表示,“另外,銀行的産品設計能力也有所欠缺,對風險狀況的判斷不夠準確。即便是銀行代銷理財産品,也有義務充分披露投資風險,幫助投資者避免盲目投資。”(據《經濟參考報》)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