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萬億存款都是誰的?

2013-07-15 09:33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林天泉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佈一項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人民幣存款餘額達到100.91萬億元,歷史上首次超過百萬億元大關。新聞剛一發出,便立即引來了強勢圍觀。

  每人平均存款7.7萬元?在微博、微信上,一些新媒體賬號很快利用了這個“新聞點”炒作起來:“如果以全國13億人口計算,每人平均存款已經超過7.7萬元,親,你是不是拖了全國人民的後腿?”

  然而,就在7.7萬元成為新的流行詞後不久,有傳統媒體發文稱,每人平均存款7.7萬元的計算結果有誤,因為央行公佈的存款餘額包括了居民存款、企事業單位存款以及財政性存款等,計算每人平均存款不能用人民幣存款總額除以中國人口,而是要用個人存款餘額。據最新計算,截至5月底,全國每人平均住戶存款額只有32719元,6月份數據目前央行尚未公佈。

  從7.7萬元到3.2萬元,每人平均存款數字一夜之間被腰斬,網民驚嘆“一夜之間就站到平均線之上”。儘管如此,仍有很多人不依不饒,月光族們説:“七萬七和三萬二都跟我沒有一毛錢關係。”準房奴們説:“三萬二還不夠在北京買一塊瓷磚大小的地方。”

  一個問題還未結束,一個新問題又來了——這些錢都是誰的?除了官方公佈的有將近一半的企業和財政存款之外,對於剩下的一部分個人存款,有網民發現:近年來,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凈收入增速,經常低於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個人存款增速2至10個百分點,如果算上居民在證券、保險、理財産品等方面的投資,那麼財富積累的速度就更難以想像了。

  為何居民消費過後剩餘財富增速如此之高?兩個數據之間為什麼會存在差別?一個沒有爭議的解釋是,受制于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以及高房價、高物價等因素,除了必要的消費之外,“攢錢”幾乎是百姓最大的愛好,由此造成存款增長過高。除此之外,經濟學家還提供了另外一個解釋——有錢人的“灰色收入”太多。

  對統計局而言,“灰色收入”通常游離在政府和企業的資産負債表之外,根本無從主動獲取,而被納入抽樣調查的人群更不會傻到主動報告自己的“灰色收入”。但對於銀行而言,這些錢一旦進來就要被一分不差地記在賬本上,雖然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但數字肯定是真的。

  無論如何,100萬億元是現實存在的,這個數字後面的故事值得更深的挖掘。

  孫春祥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