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流動性充裕 利率波動不影響實體經濟

2013-07-15 09:14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林天泉

  針對6月份貨幣市場利率波動,尤其是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在6月下旬一度大漲,央行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6月份貨幣市場利率的短期波動有多種原因,但波動是一種短期現象,不會直接影響實體經濟。總體上看,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是充裕的。

  6月份,貨幣市場利率出現較為明顯波動,全月拆借和回購平均利率分別上升至6.58%和6.82%。“6月份貨幣市場利率的短期波動有多種原因。”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造成利率波動的原因,既有美國退出量化寬鬆預期帶來外匯市場變化的影響,也有節日現金投放、補繳準備金、稅收清繳等時點性因素的影響,既有金融機構在流動性風險控制和資産負債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有外部“唱空”中國的噪音引起的市場預期變化等情緒性因素,還有監管政策集中出臺的疊加影響。

  該負責人表示,6月下旬以來,隨著央行積極採取一系列措施穩定市場利率,以及時點性、情緒性因素的逐步消除,貨幣市場已恢復平穩運作。截至7月12日,隔夜拆借和回購利率已分別回落至3.32%和3.29%。

  總體上看,我國銀行體系流動性是充裕的,6月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為2.1%,超額準備金餘額達到2萬億元,而通常保持在1萬億元左右就比較充足。6月份貨幣市場利率的波動是一種短期現象,不會直接影響實體經濟。貨幣市場利率的適度變化有利於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促進金融機構審慎穩健經營,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引導金融機構更有力地支援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

  此外,6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4%,較上月末下降1.8個百分點,但仍分別高於上年末和上年同期0.2個和0.4個百分點,處在較高水準。

  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6月份貨幣增速放緩的直接原因是存款同比少增。“隨著相關金融管理政策出臺,特別是6月中下旬後商業銀行按照宏觀審慎要求,加大了調整資産負債結構的力度,適度調整了月初過快的信貸投放節奏,同業運用渠道有較大幅度的收縮,減少了存款派生。”

  該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6月M2增速放緩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和穩健貨幣政策的要求,也更趨近於年初確定的13%的預期增長目標。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調節好銀行體系流動性,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平穩適度增長。楊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