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叫停債市線下交易

2013-07-11 13:24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林天泉

  許 滔作

  當債券市場隱蔽的線下交易成為利益輸送的溫床時,監管層下定決心斬斷“病根”。7月9日,央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3]第8號”文件,正式叫停不透明的線下交易,受此影響,7月10日,7至10年期利率産品估值上行5至6個基點,信用債買盤整體偏弱,顯示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機構操作謹慎。

  8號文規定,未與同業拆借中心聯網的市場參與者不得開展債券交易,債券交易一旦達成,不可撤銷和變更。新規一齣,債市參與各方喜憂參半。在完善債券市場交易機制,將其推向陽光化的同時,對於交易員能力、市場參與機構的流動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易機制公開化

  “8號文重點針對的是丙類戶。”中信證券分析師李一鳴認為。8號文出臺後,丙類戶必須通過結算代理人——商業銀行等乙類戶線上上進行結算,不能直接通過線下渠道進行結算,這就堵死了丙類戶進行利益輸送的渠道。

  線下交易是我國債券市場發展中的“遺留問題”,在此前金融資訊系統未聯網的情況下,交易環節的複雜使得交易員們開始繞過交易前臺(同業拆借中心)私下進行交易,然後直接到中債登或上清所進行過戶,並通過央行大額結算系統進行資金劃轉。在此後同業拆借中心交易系統、中債登結算系統與央行大額支付系統聯網後,線下交易也未被叫停,一直持續到8號文發佈之前。

  8號文規定,債券交易必須經由同業拆借中心交易系統達成,這意味著,今後任何債券交易都必須線上上進行,不透明的線下交易將成為歷史。

  “採用全面線上交易後,債券監管將更加便利化,債券交易將更加透明。”中投證券分析師陳晨表示。這也代表了市場上的主流聲音:從長期來看,線上交易模式將使得債券交易走向陽光化。

  挑戰參與方能力

  8號文無疑給債券市場下了一貼猛藥。但對市場交易員和參與機構來説,將考驗其承受力。其中規定,債券交易一旦達成,不可撤銷和變更。“這意味著債券交易過程中違約事件數量會剛性上升。”申銀萬國分析師屈慶表示。這就對交易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必須最大限度降低交易中出錯的幾率。

  對商業銀行等交易型機構來説,提高流動性管理水準將成為必修課。此前機構在4點半到5點之間通過中債登進行流動性應急管理的習慣現在得改了。

  下午4點半是前臺關閉的時間,而後臺結算系統則在5點才“停止營業”,此前通過線下交易,機構在收盤後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可以進行補充資金等操作。“8號文發出後,對機構流動性管理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李一鳴認為,今後機構必須在4點半之前將資金全部劃轉完畢,預計此後機構將主動提高超額備付水準。

  對市場參與各方來説,還在等待監管層對線上交易規則的進一步細化。李一鳴認為,8號文對相關交易細則的表述還很籠統,包括在一個月過渡期之內具體如何操作等都缺乏指導,機構近期將主動降低杠桿、謹慎操作,同時等待監管層進一步的信號。

  事實上,央行對債市的系統性整改並不止於此,央行此前表示,在“組織改進交易資訊披露機制,提高交易機制公開性,競爭性”、“研究建立全市場網上交易制度”的同時,“對於公司治理較為完善、具備投資能力”的丙類戶,還將研究逐步轉為乙類戶。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丙類戶的升級或是央行的“下一步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