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行7月上演搶美元大戰

2013-07-10 10:29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林天泉

  國內商業銀行大規模高息攬儲“潮”剛剛退去,外資銀行接下了大棒,推高外幣特別是美元存款特惠利率進行攬儲。隨著近期美元的節節走高,各大外資行紛紛大幅上調了美元利率,不少銀行的美元存款利率一夜之間翻倍。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花旗銀行在其官網發佈公告稱,7月1日-31日,客戶以新增資金存入美元定存,就可以獲得3個月1.2%、6個月1.5%的特惠年利率,此前該行原年利率分別為0.5%及0.9%。星展銀行對美元3個月、6個月的定期存款優惠年利率也從原來的0.2%和0.5%調整到最高1.6%及2%。南洋商業銀行的13個月美元定期存款年利率更是提高至2.4%,同時截止日期為7月31日。此外,東亞銀行及永亨銀行也推出相應的特惠利率活動。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資銀行的美元存款利率則集體按兵不動。業界認為,國內外資行美元利率的上升,與美元近期不斷走強有關。花旗銀行表示,美國經濟持續改善,整體經濟溫和復蘇走強,美聯儲透露會縮小量化寬鬆規模,有助於美元中期走強。所以美元可以作為資金避險的上佳選擇。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外資銀行調整的存款利率多為3個月、6個月的定期存款,正好符合9月末、12月末的考核時點。一位外資銀行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外幣存款利率調整,是根據銀行自身的外幣頭寸情況來定,當外資銀行頭寸比較緊時,銀行提高存款利率是為了吸收更多的外幣存款。此次活動要求是新增資金的定期存款,起點多在1000美元甚至數萬美元以上,鎖定高端客戶、增加存款規模更重要的是可以滿足考核要求。

  “國內對外幣利率是放開的,每家外資銀行根據自己的經營、競爭策略,對於各個外幣幣種都會設定自家的基準利率;同時根據客戶情況、所存資金規模,以及當時資金市場情況,給出基準利率的適當浮動。除了吸收存款,外資行為了發放更多的外幣貸款,也要更大規模地吸收外幣存款。”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 據北京商報

  相關新聞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反彈77個基點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730,較前一交易反彈77個基點。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2013年7月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1730元,1歐元對人民幣7.930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6.1031元,1港元對人民幣0.79595元,1英鎊對人民幣9.2107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5.6531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8396元,人民幣1元對5.4054俄羅斯盧布。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807。

  (據新華社電)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