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隊公司大限將至 近百家企業撤單

2013-05-22 10:01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林天泉

  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對於3月底選擇延遲遞交財務自查報告的那批擬IPO企業來説,距離材料上報的最後期限僅剩下最後十天。上證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上週末,仍有95家企業沒有補交自查報告,其中不乏中郵速遞、中國建材等大型央企及福建歸真堂藥業等市場關注度極高的企業。

  多位保薦人對上證報記者坦言,除去極少數確因核查對象範圍較廣而延誤的企業外,95家企業中的大多數會在十天內正式撤單。

  “掉隊”公司九成尚無動作

  證監會上週末公佈的擬IPO企業名單顯示,744家排隊企業中,除去623家已經遞交核查報告的企業,以及26家4月之後新提交IPO申請的企業外,有95家企業因尚未遞交自查報告而處於“中止審查”狀態。

  按照證監會此前的要求,5月31日是補交自查報告的最後期限,不能上報的企業將轉為“終止審查”。上述95家企業中,滬市主機板、深市主機板(含中小板)、創業板分別有24家、42家、29家。根據記者4月初統計的數字,延遲遞交IPO自查報告的企業為106家,也就是説,在4月3日到5月16日之間的6周時間內,僅有11家企業補交自查報告,佔延期企業的10%,而九成企業並無動作。

  多位保薦人向記者坦陳,自己所保薦的項目儘管顯示為中止審查,實際上已經準備撤單。

  “我保薦的是一家民營企業,之前確實存在一些關聯交易上的擦邊球。三月末老闆還想衝一衝,拖到現在,企業還是決定撤了。”一家投行業務領先的券商保薦人告訴記者,“還有很多企業擔心,哪怕通過了核查,從排隊到IPO可能還要一到兩年,這兩年的業績難保不會再變臉。”

  民營企業或現撤單潮

  “3月底延遲交報告的企業除去少數的確因為時間問題沒完成核查之外,大多數應該是公司本身有問題,又不甘心立刻撤單,所以選擇繼續觀望。”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最近一個多月的財務抽查如此嚴格,對欺詐上市的保薦機構和上市公司的處罰力度也是前所未有,這讓投行界和擬上市企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95家企業中佔“大頭”的民營企業或都“凶多吉少”,即便是國有控股企業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不過相較之下,國有控股企業最終完成自查的可能性仍比民營企業高得多。記者採訪到了備受市場關注的巨無霸——擬募資近百億的中郵速遞保薦機構相關人士,得到的答覆是仍在準備。“中郵速遞核查中遇到的主要阻礙是網點太多,到三月底確實無法完成自查,但我們綜合考慮,通過核查應該沒有問題。”

  IPO核查預計6月底收官

  上證報記者同時獲悉,首批被抽中的30家企業現場核查工作已經結束,相關報告證監會有關部門上周已審核完畢。對於5月31日大限前遞交自查報告的企業,監管部門計劃于6月7日從中抽取第二批現場檢查企業。在耗時約3周的企業現場檢查工作之後,整個IPO在審企業財務核查工作預計將於6月底基本完成。

  (⊙記者 鄭培源 ○見習編輯 華笑叢)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