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十年間凈利潤增長近50倍

2013-04-29 08:54     來源:新華網     編輯:雍紫薇

  新華網北京4月27日電(記者劉詩平、蘇雪燕)28日是中國銀監會成立十週年。十年來,銀行業實現了自身良好發展,有力支援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統計顯示,2012年末,銀行業資産總額達133萬億元,是十年前的5倍多;實現凈利潤1.5萬億元,是十年前的近50倍;本外幣貸款餘額67萬億元,是十年前的4倍。

  資産總額133萬億:改革助力銀行業發展壯大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是銀行業穩健發展的不竭動力。”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説。

  2003年4月銀監會掛牌成立後,提出“抓兩頭、帶中間”,以深化大型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改革為抓手,帶動銀行業改革全面推進。十年來,銀行業資産快速增長、經營績效大幅提升,與國際同業間差距不斷縮小。

  截至2012年末,銀行業資産總額133萬億元,是2002年末的5倍多。工、農、中、建行通過股改上市,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巨艦”。按市值排序,四大銀行均進入全球銀行前10名;按資産總量排序,四大銀行已進入全球前20名。

  同時,利潤持續較快增長。2012年,銀行業實現凈利潤1.5萬億元,是十年前的近50倍。

  貸款餘額67萬億:為實體經濟注入“新鮮血液”

  銀監會統計,截至2012年末,銀行業本外幣貸款餘額達67萬億元,是十年前的4倍。與此相對應,十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10.6%的平均增速。

  同時,對經濟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援力度明顯加強。截至2012年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14.8萬億元,佔全部貸款餘額的23.5%;涉農貸款餘額17.6萬億元,接近2007年的兩倍。

  此外,信貸為社會民生改善提供了積極支援。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從2002年的8.7萬億元升至2012年的41.6萬億元。2010年實現了全國鄉鎮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

  加快轉型發展 提升風險抵禦能力

  “牢築風險防線,是銀行業及監管部門的生命線。”尚福林説,經過十年發展,銀行業抗風險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統計顯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佔比從2002年末的2.28萬億元和23.61%,分別降至2012年末的4929億元和0.95%,低於世界1000家大銀行3%左右的平均不良率。同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從2003年末的負數升至2012年末的13.25%。

  “這得益於國家剝離、注資消化風險,也得益於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提高。”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説。

  銀行業儘管表現不俗,但專家認為,目前依然以“吃利差”為主,在公司治理、産品和服務創新、人員素質方面,依然有待改善。與國際先進銀行相比,競爭力依然有待加強。

  隨著國際經濟變化和國內經濟轉型發展,面對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和金融“脫媒”加劇,銀行業亟需進一步練好“內功”、加快轉型發展,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尚福林表示,當前,我國銀行業仍處於較好的發展時期。但在外部衝擊和內部轉型壓力下,銀行業經營和監管面臨的不確定性在增大,困難在增多,風險管控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面對這種形勢,銀行業必須進一步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銀行業體系,進一步推動銀行業深化改革和發展轉型,進一步增強防範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能力。”尚福林説。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