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警示九大行業五類企業風險

2013-03-25 10:50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銀監會日前要求大型銀行特別關注與經濟週期變化密切相關行業、産能過剩行業及五類重點企業的風險暴露,具體包括房地産、工程機械、鋼鐵、風電設備、光伏等九大行業,以及快速多元擴張型、集團關聯複雜型、多頭舉債借款型、高財務杠桿型、私募基金包裝型等五類企業。

  專家表示,房地産、企業集群和産能過剩行業貸款總額或達三、四十萬億元,集中度高、影響面大。銀行人士指出,目前各家銀行對房地産開發貸款、産能過剩、落後産能及節能減排控制行業授信許可權已經上收至總行。目前看,房地産、産能過剩行業風險整體仍可控,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兼併重組對銀行債權不會産生重大影響。

  此外,對於市場高度關注的理財業務整肅,監管機構明確要求大行就理財業務規模底數,業務管理和相關風險等進行自查。自查報告應于6月底前報送監管機構。

  監管層警示風險

  銀監會此前下發的《2013年大型銀行監管工作要點》要求,大型銀行嚴密關注信用風險變化趨勢,特別關注房地産、工程機械等與經濟週期變化密切相關的行業, 以及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煤化工、船舶製造、風電設備、光伏等産能過剩行業。

  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監管機構要求大型銀行密切監測貸款的行業機構、期限結構和集中度,做實貸款五級分類,真實反映資産品質。各行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作為首要任務,加大防控力度,對各類風險做到早排查、早發現、早預警、早報告和早處置。

  銀行人士表示,對於以上九大行業,銀行已經提前做好了安排。現在各家銀行對於房地産企業授信是慎之又慎。一方面,對房地産開發企業實施名單制管理,另一方面,對企業回籠資金實施封閉式管理,確保用於還貸。

  專家估算,涉房貸款、企業集群和産能過剩行業貸款總共達三四十萬億元之多,集中度高、影響面大,今年的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因此監管者重兵防守,分類施策。

  國開行董事長陳元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將防範光伏産業風險,在新增貸款上進行控制。中行前董事長肖鋼稱,鋼鐵等産能過剩行業貸款也在控制之列。

  對於産能過剩行業,銀行業內人士稱,隨著內外部環境變化,産能過剩行業信用風險仍未得到完全化解,監管層一直將其列為風險防範重點。不過專家表示,産能過剩行業風險整體仍可控,兼併重組對銀行債權不會産生影響,但經濟結構的調整會對銀行調整信貸結構形成倒逼,銀行應該密切關注兼併重組發展趨向,及時調整信貸政策。

  整肅理財市場

  日前監管機構要求大型銀行分支機構就理財業務規模底數,業務管理和相關風險等進行自查。自查報告應于6月底前報送監管機構。

  消息人士表示,監管機構明確要求各行要按照自營、代銷分類加強理財業務管理,做好客戶風險提示,嚴禁未經內部審批授權私售産品和誤導消費者。對自營業務應重點加強産品設計、銷售、資金投向、持續投資監控等環節的管理;對代銷業務,要設定合作機構準入標準和程式,嚴格資質審查、資金投向和持續監測等管控措施。

  另據媒體報道,銀監會近期將統一下發理財産品風險檢查指導方案,全面排查銀行理財産品風險,重點檢查銀行理財的産品設計、産品銷售、資訊披露、收益核算、資金池、代銷産品、資金流向等七個項目。

  在此前舉行的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熱點問題座談會上,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再次提出,銀監會要求銀行要特別注意規範銷售行為,嚴禁未經授權銷售産品,嚴禁銷售私募股權基金産品,嚴禁誤導消費者購買。

  銀監會人士透露,理財業務作為銀監會2013年重點監管工作,今年銀監會派出機構將分期、分階段對轄內銀行的理財産品銷售活動進行專項檢查。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