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銀行用戶信用卡疑遭盜刷

2013-03-04 09: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范樂

用戶信用卡疑遭盜刷廣發銀行稱或因系統升級所致

  中新網3月4日電 (金融頻道 曹慧敏)春節前後信用卡盜刷事件接二連三被曝出。此前有用戶向中新網金融頻道投訴廣發銀行信用卡疑遭盜刷,對此,廣發銀行信用卡相關人員稱,此事件或因系統升級所致。與此同時,建行信用卡中心也提醒消費者,刷卡時需謹防磁條被複製。

  刷卡交易來路不明 廣發銀行稱或因系統升級所致

  此前有報道稱,去年底,廣發信用卡用戶王先生發現有一筆來路不明的刷卡交易。廣發銀行工作人員先是指出,這筆交易的商戶是北京的一家藥店,此後又稱是浙江的家電經銷商。但此後,王先生不斷要求銀行方面解決此事,但一直無結果。

  對此,中新網金融頻道再次致電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其相關工作人員稱,春節前後,廣發銀行的即時資訊系統曾進行過升級,用戶收到的交易扣費等相關資訊或與此有關。若屬於此種情況的用戶,請及時與銀行聯繫,銀行會核實相關資訊後,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處理或補償。

  當記者再次詢問是否存在盜刷的可能,此相關工作人員稱,若出現盜刷卡,請緊急跟銀行聯繫,及時挂失,並配合銀行根據具體情況處理。

  銀行卡盜刷案件接二連三 建行提醒謹防磁條被複製

  據中新網金融頻道此前梳理髮現,僅2013年1月的最後6天,媒體就連續曝出5起銀行卡盜刷大案,且犯罪手段愈發隱蔽,犯罪手法不斷翻新。

  卡在自己身上,為什麼會被盜刷?建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對中新網金融頻道稱,目前這種情況還是很少出現的,一般在國外容易發生。但若用戶的銀行卡磁條被複製,卡號、使用日期等基本資訊被別人獲取,那麼容易被人利用複製卡盜刷。所以持卡者平時需注意保管卡和相關資訊,千萬不要洩露。另外刷卡時也注意四週環境的安全。

  同時,從眾多的盜刷案件的作案手法中,消費者也可以吸取經驗教訓。此前法制晚報報道的一起跨國盜刷案,堪稱案中之最。截至報道當日,警方共破獲信用卡詐騙案300余起,涉案金額高達170余萬元,挽回經濟損失100余萬元。

  該案中的第一批40余名受害人所涉及的借記卡和信用卡,涉及10余家銀行。在調取了所有涉案銀行卡的記錄後,偵查員發現犯罪嫌疑人盜刷涉案銀行卡的地點無一處是在遼寧本省,而是遠在異國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即使盜刷地在國內,也都在廣東、安徽等較遠省份。

  此後據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共計盜取900余份卡主資訊,並通過針孔攝像頭竊取密碼,成功複製300余張附屬卡,並先後在泰國、馬來西亞、廣西、安徽、浙江、江西、貴州等地成功實施盜刷,獲取贓款高達170余萬元人民幣。

  如何保護消費者 央行加速“換芯”是關鍵

  對於防不勝防的盜刷事件,消費者如何小心謹慎才能避免?不少銀行業內人士和網友紛紛支招。如——

  首先,在ATM機上取款、修改密碼或者查詢的過程中,要留意ATM機上是否有多餘裝置,還要儘量用手遮擋輸入密碼的小鍵盤,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窺;同時,刷卡購物的過程中不要讓銀行卡離開自己的視線,要看清楚收銀員的刷卡次數,並且要防止自己的卡片被人調換;另外,網時不要點擊不明連結或電子郵件提供的銀行網站地址,警惕以異常賬戶活動或銀行系統升級等理由,要求提供銀行卡卡號及密碼的電子郵件。如此等等。

  但對於消費者來説,處處“防守”只是不得已的次要選擇,而要真正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還需提高銀行卡自身的安全性。

  為此,央行正在銀行系統內積極推廣金融IC卡,即晶片卡。據悉,晶片卡具有唯一性,保密性強,複製難度極高,即使密碼洩露,只要卡沒有被偷走,也不會發生盜刷,安全性比目前的磁條卡要高很多。(中新網金融頻道)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