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銅期貨增設交割倉庫

2013-02-20 13:49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王偉

  2月6日,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的廣東物資儲備局八三〇處正式成為銅交割倉庫。記者了解到,這是上海期貨交易所(簡稱上期所)首家華南地區的銅交割倉庫,實現了上期所銅交割倉庫佈局的新突破。

  華南地區銅消費量攀升設置交割倉庫呼聲愈高

  華南地區是我國第二大精銅消費區域,根據有關機構的預測,2012年~2017年,我國精銅消費量將從2012年的770萬噸增長到2017年的950萬噸,凈增180萬噸或23.4%,年均增速4.3%,而其中華南地區的增速將達到7.8%,高於全國的平均增速。

  相關機構預測,至2015年華南地區的銅材用精銅消費量將達到145萬噸,所佔全國用量的份額將從2011年的14.6%增長到16.5%。除進口外,華南地區仍需從西南、華東等地區輸入50萬噸精銅,繼續保持最大凈流入地區地位。

  記者從上期所了解到,華南地區的銅消費和集散地主要集中在廣州周邊,而廣州黃埔海關進口的精煉銅數量佔到全國總進口量的10.4%,是除上海海關外的全國第二大銅進口口岸。隨著近年來華南地區銅消費量的不斷上升,市場對於在華南設置銅交割倉庫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減少無效率物流

  據記者了解,上期所一直重視研究在上海以外地區設置銅交割倉庫。2012年8月,上期所首次在上海周邊的無錫和寧波設置了四家銅交割倉庫,這對於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的銅消費和集散起到了很好的支撐和拓展作用。

  市場人士認為,上期所設立銅期貨華南交割倉庫,將有助於降低上下游企業的運營成本,加大銅期貨服務華南、西南地區的銅現貨市場和産業客戶的力度,促進當地的産業發展,是交易所堅持創新驅動、拓展服務國民經濟廣度和深度的一大力舉。

  江銅南方公司總經理助理彭庶慶表示,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廣州設立銅交割倉庫能起到集中貨物、活躍銅市場上下游、增強當地銅市場的流動性的作用。據彭庶慶介紹,江銅南方在廣州增城的銅桿廠,年精煉銅的消費量達到35萬噸。“廣州有了銅交割倉庫,江銅南方的廣州銅材加工項目就有了更好的原材料保障,而且企業還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靈活選擇交割,這將大大提高企業經營的靈活性和空間”。

  此次新設的銅交割倉庫廣儲八三〇處的副處長廖桂東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廣東省作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銅材重要消費市場和進出口集散地,在期貨交割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和需求。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銅交割倉庫落戶華南地區,有利於帶動華南區域及輻射範圍內期貨物流的開展,推動全國銅期貨市場的發展,也有利於華南銅現貨企業更好地規避市場風險,有效減少貨物交割的大量的無效率物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