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7天買走1.5噸黃金 銷售額達6.3億

2013-02-16 10:04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王偉

  紅火新年帶來消費市場的火熱。昨日,記者從市商務委獲悉,自臘月二十九至正月初六,本市120家重點商業服務業企業實現銷售額36.6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黃金仍是市民們最鍾愛的“年貨”,菜百、國華、工美大廈等黃金市場7天累計銷售額達6.3億元。

  市民7天買走1.5噸黃金

  昨天上午,廣安門菜百商場銷售金條和黃金首飾的櫃檯前人頭攢動,收銀臺前的“長龍”更是排了十多米。早上8點就趕來購買黃金商品的李大媽衝記者展示著戰利品——足足一小口袋的轉運珠。別看每個珠子只有0.3到0.5克不等,李大媽對買到手的這157枚轉運珠可是“物盡其用”。她説:“家裏有5個人屬蛇,我要編上5條紅色的腰鏈,其他的珠子編成手鍊送給家裏的老人和孩子,喜慶又實惠!”

  記者從菜百公司了解到,同往年不同,今年小克重的金飾品極為熱銷。零點幾克的“轉運珠”、4克左右的“辟邪斧”、一千多元的“漣運蛇”彩線編織手鍊、10克以內的生肖擺件等産品都頗受消費者青睞。

  市商務委監測數據顯示,春節黃金週期間,菜市口百貨商場、國華商場、工美大廈三家以銷售金銀珠寶飾品為主的商場累計實現銷售額達6.3億元,以昨日菜百千足金每克408元計算,市民們7天從這三家商場就買走了近1.5噸重的黃金。

  商場開起“室內廟會”

  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盯著老師傅手裏的剪刀,過完年就滿10歲的童童有模有樣地擺弄著手裏的紅紙片。依著弧度剪上一刀,中間挖上一個空,反覆幾個動作下來,展開手裏的窗紙,童童興奮地向陪在一旁的媽媽展示手裏活靈活現的一隻“蝴蝶”:“媽媽快看!我自己剪的!”

  “奶奶,我要喜鵲!”“我要花!”和童童一起,四五個孩子圍著剪紙老師傅問個不停。在金源燕莎三層,近100平方米的空間被佈置成了民俗手工區。北京面塑、京繡、玉雕,河北鼻煙壺、傳統燈籠,山東剪紙,黑龍江樺樹皮工藝……春節期間,商場請來了20來位老藝人在現場製作著各種特色商品。

  不僅是三層,一層年俗商品街從南到北一字拉開,對聯、斗方、中國結、香包、臉譜、泥人、面人、絹人等幾千件民俗年貨讓人眼花繚亂;四層娛樂區域裏,配上講解員的解説,魯班鎖、九連環、華容道等傳統遊戲也迷倒了眾多年輕人。

  這些熱鬧的場面可不是在傳統廟會上。今年春節,不少百貨商場利用自家場地開起了“室內廟會”,吸引了不少市民參加。市商務委統計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新世界百貨崇文門店、藍島大廈、新華百貨、銀河萬達百貨等百貨商店累計實現同比銷售增長超過11%。

  老字號單日翻了12堂

  昨天下午4點半,位於什剎海邊的峨嵋酒家地安門店的一樓大堂裏,看了看手裏拿著的198號,排在隊尾的吳先生有些犯難。一家人趕著長假的最後一天來什剎海遊玩,本想飽餐一頓時卻被長長的等候隊伍“攔住”了。“您前面還有16桌。”負責發放號牌的服務員小劉忙解釋著,因為散座較多,所以需要等待的時間並不太長。

  走進峨嵋酒家,記者發現由於散客較多,店內已經把不少包廂化整為零,多出了不少散桌。而不止是一樓大堂,三樓的過道處也有不少市民在等座。一位服務人員告訴記者,為了方便大夥等座,他們把辦公室的椅子也都搬了出來供候餐人群使用。

  “從早上十點多開業到晚上九點顧客就沒斷過,一天下來足足翻了12堂。”峨嵋酒家地安門店高經理告訴記者,“散座幾乎不到40分鐘就一堂座。旅遊顧客特別多,佔到了全部顧客的六七成。”

  記者從北京華天集團了解到,節日7天北京華天集團所屬老字號共接待就餐人數達34萬人次,同比上升13.5%,而銷售同比增長更是達14.3%。烤肉宛、鴻賓樓等老字號,“打包”菜肴單日最高銷量在300份至500份之間。護國寺小吃的“年貨小吃禮盒”銷售4000余件,超過往年。記者 張倩怡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