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支行副行長非法融資受審:曾連三年拉儲冠軍

2013-01-24 10:45     來源:新京報     編輯:范樂

  銀行“拉儲”盛行的根本原因還是發展模式落後,沒有擺脫“存款立行”的傳統思維。——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  事發鄭州,當事人馬益江近日受審,案發時未償資金超10億;浦發稱未發現銀行資金捲入

  近日,浦發銀行(10.60,0.00,0.00%)鄭州二十一世紀支行原副行長馬益江“非法融資”案開庭審理,涉案金額達數十億元。專家表示,在“員工個人行為”背後,也暴露了我國銀行對規模競爭過度依賴以及員工“拉儲”在民間見怪不怪的深層問題。

  以季末拉存款等名義“高息融資”

  1月9日,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法院開庭審理浦發銀行鄭州二十一世紀支行原副行長馬益江“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引發社會關注。

  據了解,馬益江在擔任支行副行長期間,夥同他人以銀行季末拉存款等名義“高息融資”,累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十億元,主要用於拆借給河南省德麒投資集團法人代表魯泊麟,後者名下有擔保公司、鋼材公司,投資涉足房地産、路橋等領域。後魯泊麟資金鏈斷裂,導致馬益江無法償還所欠本息,到案發時未得到償還的資金超過10億元。

  從2011年10月開始,相關債權人多次圍堵浦發銀行鄭州二十一世紀支行,使這起非法集資案浮出水面。浦發銀行表示,經過對所涉及業務進行的全面內部排查,未發現銀行資金捲入其中。

  受害人:櫃檯存錢時被請進辦公室

  據一位受害人介紹,馬益江從2009年起便進行高息集資,與她有直接聯繫的債權人有60人左右,間接受害者則有上千人。不少受害人是到櫃檯存錢時,被馬益江請到其辦公室,被勸加入了其介紹的“業務”,馬益江還為部分受害人開具了假單據。

  銀行員工“個人行為”如何撬動數十億元資金?馬益江的支行副行長身份無疑成為其最重要的“保護傘”。一位受害人表示,自己一方面是被高回報吸引,另一方面,也是被馬益江銀行副行長的身份迷惑,誤認為是銀行行為,從而放鬆了警惕。

  馬益江是連續三年的“拉儲冠軍”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除了馬益江支行副行長的身份,其得以成功“圈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間早已對銀行高息“拉儲”見怪不怪。

  據一位與馬益江相熟的受害人介紹,馬益江是鄭州浦發銀行系統連續三年的“拉儲冠軍”。2010年時,馬益江以“拉儲”為名找到自己,説要提升業績,晉陞職務,請他予以支援,並表示資金用於銀行業務,不出銀行。因為之前在貸款上有過合作,比較熟悉,且對銀行高息“拉儲”習以為常,於是將1億多元交給了馬,月息2分到4分不等。

  這位受害人表示,銀行向民間短期拆借資金的情況比較普遍,尤其在季末、年末,銀行為了衝時點,月息甚至能高達1毛錢。出於互相幫忙的考慮和對正規銀行的信任,幫助銀行在短期內週轉一下資金也很正常。

  銀行“拉儲”亂象行業普遍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存在“拉儲”行為的並非浦發銀行一家,存定期返現金等不規範行為,在一些中小銀行的支行仍廣泛存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2.97,0.00,0.00%)業研究中心秘書長李憲鐸認為,在銀行現有的考核機制下,從支行行長到基層員工,每個人的個人收入和上升空間都高度依賴“績效”,考核壓力層層分解,幾乎每個支行的銀行員工都有“拉儲”壓力。

  一家城商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自己的底薪只有不到兩千元,其他收入幾乎全部依靠拉存款和放貸款的提成。許多銀行的客戶經理都背負著上千萬吸儲指標,季末、年末為了完成存貸比臨時衝規模更是家常便飯。

  ■ 分析

  發展模式落後致“拉儲”盛行

  銀行“拉儲”行為何以長盛不衰?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銀行“拉儲”盛行的根本原因還是發展模式落後,沒有擺脫“存款立行”的傳統思維。在我國“貸款規模”控制的背景下,本年度完成的“貸款規模”對第二年的“貸款規模”有重要影響。各銀行一心把貸款規模做上去,只求規模,不求效益,仍然沒有擺脫傳統的增長模式。做大貸款規模,就必須把存款規模提上去,這是“拉儲”盛行的內在原因。

  趙錫軍認為,銀行可以爭搶客戶,但競爭必須合法、有序。在大力整治“拉儲”亂象的同時,有關部門和各銀行亦應對傳統的增長模式有所反思。

  中央財經大學民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壯認為,應對“存貸比”考核是銀行“拉儲”的原因之一。按照我國銀行業的發展模式,控制住存貸比,也就控制住了銀行信貸擴張的規模。無論是季末存貸比考核還是從2011年開始的日均存貸比考核,都是銀行重要的考核指標。銀行貸款總額比存款總額不能超過75%,銀行在擴張貸款的同時又要降低存貸比,只能把分母做大,也就是多拉存款。由於利率市場化尚未完全放開,銀行缺乏通過正常渠道進行價格競爭的手段,而客戶經理的出現則使銀行把員工的作用發揮到極致,進而産生各種“拉儲”亂象。

  ■ 背景

  業界呼籲弱化存貸比指標

  近年來銀行業所出現的瘋狂“攬儲”現象背後,是75%存貸比紅線的硬性規定。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推進,對存貸比鬆綁的呼聲越來越高,甚至有消息稱存貸比有望取消。

  所謂存貸比,是指銀行貸款餘額和存款餘額的比值。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存貸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要付息的,而貸款利息是銀行獲得的收入。去年7月,曾有消息稱銀監會將取消銀行存貸比不得超過75%的硬性規定,引發業界熱議。一些學者認為,目前的存貸比不僅直接對貸款構成了制約,而且會構成降低貸款利率的障礙。

  銀行業協會去年發佈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2》也顯示,有72.6%的受訪銀行高管認為,在保留存貸比指標的同時,應對該指標的約束效力、指標值和測算方式進行調整。其中,41.9%的受訪者表示,存貸比指標應保留作為監測指標而非硬性監管約束指標。

  安邦諮詢報告表示,基於風險考量,商業銀行的存貸比紅線並不能一取消了之,還需出臺更多的政策予以配合,以保證對銀行流動性風險的監管不至於被削弱。光大銀行[微博](3.32,0.00,0.00%)報告則認為,儘管仍作為立法約束,但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和融資工具的創新,銀行存貸比受重視程度會逐漸降低。據悉,全球其他各國均未對商業銀行存貸比設立要求。

  ■ 銀行聲音

  浦發:未發現銀行資金捲入其中

  針對馬益江的非法融資案,浦發銀行在1月11日發佈聲明稱,該行在獲知馬益江涉案資訊後,第一時間就其涉及業務進行了全面內部排查,未發現銀行資金捲入其中。

  聲明稱,馬益江已于2011年10月離開該行,此後被公安機關羈押調查。該行將繼續積極配合司法機關工作,並將以此為戒,持續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和管理。目前浦發銀行鄭州分行業務正常。

  非法融資等案件頻發

  2012年12月,齊魯銀行特大偽造金融票據案主角劉濟源受審。

  他以支付高額利息、好處費等方式,引誘企業到齊魯銀行辦理定期存款,而後與銀行業務經理勾結,採用虛假質押手段,以騙貸的方法從銀行詐騙鉅額資金。起訴書指控其20項涉嫌犯罪事實,其中涉案金額最多的達40億元,最少也有1000萬元。

  2012年12月,原佛山市禪城區郵政局大客戶經理何麗瓊被判處死刑。

  她夥同他人以瀾石郵政局和龍角郵政局郵政儲蓄的名義,對外非法吸收198名儲戶的存款共計人民幣13.25億元。同時在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期間,被告人何麗瓊及陳綺麗將非法吸存的資金共計人民幣1.59億元佔為己有,用於償還賭債和投資。

  2012年11月,常州市天寧區檢察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錢梅芬。

  錢梅芬原係常州市某銀行一名信貸員,利用手中掌握的客戶資訊,向客戶承諾高額利息回報,向客戶借款,再將借款出借給他人,從中賺取利息差。從2009年至2012年9月,共計向四十余人非法吸收存款9485.5萬元,其中損失最大的達到3815萬元,是常州近年來個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額最大的案件。

  2012年6月,中國銀行蕪湖分行某支行原副行長趙某被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趙某在2006年至2011年期間,為了其哥哥公司投資項目運轉,非法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1100余萬元,無力償還。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