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炒期貨:“折磨”人的玻璃

2013-01-17 08:59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要再上10個點,就平了!”北方某期貨公司的大戶室裏,老劉喃喃自語。緊鎖的眉頭下,雙眼因長時間盯著螢幕而顯得幹澀,布著幾道血絲。左手指尖的捲煙已經燒盡,長長的一節煙灰停留在半空,隨時準備落下。面前的電腦顯示屏上,玻璃期貨分時走勢線正以驚人的速度向上躥去,最終報價停留在1502點,漲停!老劉深吸了一口氣,嘴角露出一絲難言的苦笑……

  老劉是這個大戶室裏的明星,從1998年就開始投身股市的他,在十多年來的摸爬滾打中練就了一套獨特的“劉氏陰謀分析法”,個人資産也越滾越大。2009年開始股市行情不振,老劉將目光放在了更為靈活的期貨市場。通過他特有的分析法,在經歷了短暫的陣痛期後,老劉開始在期市上賺錢了,資本也從最初的百萬元暴增至近千萬元,在大戶室裏被人戲稱“劉大戶”。

  去年12月初,玻璃期貨的上市給略顯平淡的市場增添了一些新鮮感,首日接近跌停的行情和活躍的成交也吸引了老劉的關注。“玻璃這玩意兒也能上市?有什麼機會?”老劉站在窗口習慣性的默默念叨。

  “連雞蛋、馬鈴薯都嚷嚷要上市,玻璃咋就不行?怎麼了劉大戶,要不也來幾手玩玩?”同處大戶室的老王這時候湊過來。這位老兄,因為下單的時候喜歡大力敲擊鍵盤,常常在安靜的大戶室裏引來抱怨,他的口頭禪是“行情從不允許我止損”。

  “你看一手玻璃才2000多塊錢保證金,才剛上市就有那麼大的成交量,要知道,現在正是需求淡季!”平時話並不算多的老王,這次明顯激動起來,“我敢打賭,期價肯定還有下跌的空間,逢高就空,保準賺錢!”

  雖然表面上很是鎮靜,但他的一番話還是讓老劉動了心,望著大街上滿眼的玻璃幕墻,老劉逐漸覺得做玻璃應該靠譜。

  於是,當年12月10日FG305合約衝上1340點一線後,老劉義無反顧的殺入了市場做空。隨後的幾個交易日,玻璃期價走勢弱勢盡顯,一度被打壓至1300點之下。同時,他從沙河貿易商的朋友處了解到,河北平板玻璃的價格一直處於下跌通道,企業對後市的擔憂情緒也越來越濃。但已嘗到甜頭的老劉沒有理會老王的建議,繼續大舉加倉。

  從12月中下旬開始,玻璃期價並未如老劉所願一路探底,反而出現一波震蕩反彈的走勢。望著賬戶裏逐漸減少的浮盈數字,老劉並沒有絲毫的擔憂,現貨的疲軟讓他仿佛吃下了定心丸。此後,期價在1350點一線附近展開了近半個月的窄幅震蕩,隨著元旦假期的臨近,持倉量也漸漸萎縮,老劉認為這是多頭撤退的一個信號,“接下來有好戲看了!”他瞅了瞅老王敲鍵盤的背影暗自叫爽。

  新年後的第一天交易,玻璃期貨逆市漲停。“什麼情況……”老劉盯著螢幕上那根刺眼的陽線,不知所措又開始念叨。此後期價連漲三天,價格早已超過當初設置的止損位一大截,但好勝的他此刻忘卻了什麼策略和理論,堅持看空的他第二天一早還是將卡中的最後200萬元補進賬戶,全然陷入這片“瘋狂”的玻璃市場中。

  於是場景回到了文章的開頭:1月14日那天,玻璃期貨剛一開盤,多頭便蠢蠢欲動,價格曲線重現上揚姿態,持倉量迅速回升,得到的所有資訊都在催促老劉放棄死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15日,玻璃期貨繼續上漲,最高已經突破1500元。不過一根陰線也讓那些空頭充滿幻想,無論還在堅持的,還是已經撤離的。

  撤退,撤對了嗎?老劉還在心裏問自己,這折磨人的玻璃呀……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