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今年嚴防房地産等行業貸款風險

2013-01-15 09:02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君飛

  中國銀監會14日召開2013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強調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底線是首要任務,嚴防信用違約風險、嚴控表外業務關聯風險、嚴管外部風險傳染。

  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監管者會重兵防守融資平臺、房地産、企業集群和産能過剩行業貸款風險,嚴管理財産品及跨業合作業務,嚴防民間融資和非法集資等外部風險向銀行體系傳染滲透。

  銀監會強調,對平臺貸款風險,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支援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對房地産貸款風險,落實差別化房貸要求,加強名單制管理和壓力測試;加強監測企業集群風險,分門別類採取措施進行防範;對産能過剩行業風險,堅持有保有壓,確保風險可控。

  專家認為,融資平臺、房地産、企業集群和産能過剩行業貸款總共達三四十萬億元之多,集中度高、影響面大,今年的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因此監管者重兵防守,分類施策。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説,現在銀行體系外資金影響大,以地方融資平臺為例,過去從銀行貸款,現在轉移通過信託産品等新的方式投融資,一些信託公司可能出現剛性兌付,監管者強調嚴守風險底線非常重要、非常及時。

  銀監會強調,嚴格監管理財産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嚴禁未經授權銷售産品,嚴禁銷售私募股權基金産品,嚴禁誤導消費者購買,實行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理財産品分賬經營、分類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教授趙錫軍説,理財産品往往是和其他産品相結合的,從理財産品吸收資金到用出去時間很長,中間存在一些不規範、不透明,可能進入一些明令禁止的領域,存在較大風險,監管層因此須加大監管力度。

  郭田勇説,雖然理財産品是一種投資,但應該以穩健為主,畢竟多是銀行存款人轉移過來的,體現存款人對銀行理財産品的信賴,因此對理財産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要嚴格監管,銀行在銷售理財産品時尤其要提示風險。

  銀監會強調,重點防範民間融資和非法集資等外部風險向銀行體系傳染滲透;禁止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員工參與民間融資;禁止銀行客戶轉借貸款資金。

  “民間借貸風險,去年在溫州、鄂爾多斯等地表現得比較厲害,今年可能會繼續,監管層預計會出臺更明確的監管措施。”趙錫軍説。

  郭田勇説,對民間融資和非法集資的監管方式要做探討,比如網路借貸、民間集資,不排除很多資金是從銀行融資的,拿信貸資金謀取利差,一旦出問題風險會傳導到銀行業,因此要加強監測,嚴防銀行資金被轉手導入民間借貸市場。(記者 劉詩平 蘇雪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