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銀行風險不可忽視 專家:增強監管針對性

2013-01-14 14:06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本期做客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何德旭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背景下,著力防範金融風險、切實保障金融安全,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援就成為一項十分繁重的任務。為此,記者約請本報專家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何德旭研究員就金融風險中的影子銀行風險問題談了他的看法。

  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記者: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其中有一個判斷:“我國發展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金融領域存在潛在風險”,並且強調“要高度重視財政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隱患,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對此,你有何評價?

  何德旭:這一判斷無疑是非常客觀的,完全符合我國金融業的實際。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我認為,2013年的金融業主要有三大任務。一是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包括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降低融資成本等,切實為實體經濟服務,支援實體經濟的發展,為穩增長提供“正能量”;二是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增強政策操作的靈活性,控制好通貨膨脹,為穩增長創造一個寬鬆的貨幣環境;三是著力防範金融風險,保持金融體系自身的穩定與安全。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不僅是金融業自身生存和有序發展的內在需要,而且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特別是在目前,我國金融領域的確還存在一些不可小視的風險隱患,如地方政府融資平颱風險、房地産金融風險、民間融資風險、影子銀行風險等。特別是出於穩增長的需要,各個地區、各個部門對影子銀行會有更多、更大的需求,影子銀行也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其中的風險也更加容易滋生並積累。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金融風險的嚴正警示以及對防範金融風險的明確要求是非常正確且非常及時的。

  關於影子銀行的界定

  記者:在這些金融風險中,影子銀行風險受到了人們更加熱切的關注。能否請你簡單地談談影子銀行及其結構與規模?

  何德旭:從歷史上看,上世紀70年代的金融創新和現代商業銀行體系的轉型直接導致了影子銀行體系的興起,如果從最早的貨幣市場基金成立(1974)算起,那麼影子銀行體系至今已經有近40年的發展歷史。然而,“影子銀行”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並受到人們的關注則是近幾年的事。特別是在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影子銀行扮演了重要的導火索角色,其影響之深、危害之大令世人矚目。雖然,人們都認同影子銀行主要指那些游離于金融監管體系之外的,與傳統、正規、接受中央銀行監管的商業銀行體系相對應的金融機構,但在實際工作中,到目前為止,學術界仍然難以在影子銀行的具體界定上取得共識。

  從涉及的業態來看,一般認為我國的影子銀行體系主要有理財業務,包括商業銀行表外理財、證券公司集合理財、基金公司專戶理財等;基金業務,包括證券投資基金、産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連險中的投資賬戶、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等;融資性機構,包括小額貸款公司、非銀行係融資租賃公司、專業保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典當行、擔保公司、票據公司、具有儲值和預付機制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有組織的民間借貸、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

  由於對影子銀行的界定還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影子銀行究竟有多大的規模仍然莫衷一是。我就看到過好幾個“版本”。一是惠譽公司的估計,僅從銀行理財業務與信託公司兩個部分來看,到2012年第三季度末,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規模約為18.3萬億元人民幣,即理財産品餘額12萬億元人民幣加上信託公司管理的資産6.3萬億元人民幣,約佔GDP的三分之一。二是國內幾家金融機構一致認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中國影子銀行存量約28.3萬億元,約佔GDP的55%。三是廣發證券公司認為廣義中國影子銀行(包括銀行理財、券商資産管理、資金信託、非銀行機構信用債、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未貼現承兌匯票、民間融資等)總規模已達31.88萬億元。雖然與“國際水準”(金融穩定理事會發佈的2012年全球影子銀行業務規模為66.6萬億美元,是全球同期GDP的111%)相比,我國的影子銀行體系規模尚不是很大,但其擴張之迅速以及其中潛伏的風險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