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吃“閉門羹” 保障房為啥遭銀行“冷遇”

2012-08-10 14:39     來源:人民網     編輯:范樂

  “你別跟我談銀行貸款,談到貸款我頭就大。”記者近日就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資金來源如何籌措問題,與一些市縣的住建部門負責人交流時,某市的分管局長就大為氣惱。經濟適用房3500套、公共租賃住房6800套、廉租房600套、限價商品房3800套,此外還有棚戶區危舊房改造70萬平方米……項目一堆,最缺的就是錢。

  現 狀

  頻吃“閉門羹”

  “今年財政和土地出讓情況都不是很好,過去靠土地出讓金的凈收益能提取個10%,有幾個億資金,加上財政安排的資金就能轉得起來。今年週轉都很困難。如果銀行能給我貸款,我的項目就不用以高達15%的信託和BT模式去融資了。成本太高以後,保障房的價格和品質優勢都是個問題。”他訴苦不迭,現在哪能融到資就往哪衝,一會上海一會北京,找基金,找信託公司,太難了!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2010年,土地出讓市場比較紅火的時候,“門都給銀行跑塌了”。銀行都搶著來談“全面戰略合作”,有的甚至一開口就説要授信50個億、100個億,還正兒八經搞個授信簽字儀式。當然,前提條件他先跟你談存款,叫我們把住房公積金、房地産交易市場的擔保戶、甚至細化到白蟻防治基金,都要全開過去。實際上,上述前提條件操作起來並不容易,你不可能連鍋端,跟過去的合作銀行終止一切合作。

  去年下半年開始,信貸形勢開始緊了,50億、100億的授信也不提了,你要問他,他説省行、總行不同意。一些保障房項目因為土地是政府劃撥的,有的項目是政府配建的,配建完成後財政才能出資回購。拆遷及建設過程中的融資需求提給銀行,誰都不睬你,説要四證齊全,自有資金達到30%,利率還要上浮20%。如果有30%的自有資金,“四證齊全”了,我還要你貸款幹什麼?大家就陷在“雞生蛋、蛋孵雞”的怪圈裏轉不出來,其實銀行完全可以通過一系列金融創新手段來解決,不過也有銀行嘗試了,但將這一提議上呈給上層領導都“石沉大海”,靠下面推動的金融創新太難了。

  原 因

  “油水少”成主因

  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確實成為制約保障房建設的一個棘手問題。記者調閱了某省房地産貸款的相關資料發現,到去年底,全省一萬多億的房地産開發貸款中,真正用於保障性住房的只有幾百個億,在房地産總貸款中只是一個零頭。當然,這還是過去兩年間,政策層面不斷加強窗口指導、不斷吹風,保障房貸款量翻番增長的結果。某市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兩年間,在保障性住房的資金形成中,財政預算內安排資金、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2011年以前的土地出讓金提取的廉租房建設資金以及相對高成本的信託融資是大頭,銀行貸款雖有增長,但佔比並不凸顯。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建設工程。去年,中央財政預算擬安排1030億元資金補助保障性住房建設。然而,要實現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標,估算下來的總投資應在1.3萬億元左右。巨大的資金缺口該如何補足?除了地方財政的配套資金、社會力量的參與外,專項信貸支撐在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被寄予厚望。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往往曲高和寡,應者寥寥。主要是利益不一致,銀行信貸資金貸給中小企業,利息一上浮就是30%甚至更高,而保障房資金需求量大,銀行議價能力差,很難上浮,綜合收益低,所以積極性不高。

  “政府催得緊的時候,做一兩票給他們看看,做完拉倒,誰會天天把保障房貸款當飯吃。”一家商業銀行信貸部負責人説。“其實,政府項目應該很安全,但利益驅動不一樣,於是就找各種理由,一會説要幾證齊全,一會説要報省行、總行,總之就是不想貸,因為油水不大,商業銀行積極性不高。”另一家國有銀行分管負責人説。

  解 決

  銀政需合力破解

  保障性住房建設事關千家萬戶的安居樂業,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它不僅是黨和政府工作的著力點,也是全社會需要形成合力共同解決的一件大事。隨著保障房更大規模的建設,“錢從哪來”是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這兩年,銀行業在為棚戶區改造、廉租房、公租房建設、普通商品住房的保障房配建提供了一定的信貸支援,在積極落實黨和國家政策部署,保障房建設”添磚加瓦”作出了一些貢獻,但是與商業銀行龐大的總資産規模、總貸款餘額相比,其對保障房建設的信貸支援力度確顯不足。從江蘇來看,7萬多億的存款,5萬多億的貸款餘額,保障房貸款只佔貸款的1%多一點,且主要都投向經濟適用房,對公租房、廉租房的支援力度小,融資介入少。總體來看,商業銀行對保障房的支援力度與其資産規模不相匹配,還有繼續做大的空間。

  商業銀行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的中堅力量,反哺社會、為國民經濟的新亮點貢獻更大的力量,應該成為他們的重要責任。當然,商業銀行在支援保障住房建設中,不可避免會遇到比較利益相對低、還款保障落實複雜、風險緩釋不足等難題,但面對難題,需要商業銀行運用經營智慧,加強同地方政府的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共同研究破解之策,迎難而上加快金融創新,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