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綠大地“欺詐發行路線圖”曝光

2011-09-08 07:26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王思羽

  公司6日發出公告,股票自庭審當天開市起停牌,收盤價16.01元

  虛增收入、長期隱瞞關聯關係、偽造合同虛構交易業務……堪稱中國資本市場造假上市標本的雲南綠大地案件6日在昆明官渡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綠大地的“欺詐發行路線圖”也由此浮出水面。

  據了解,成立於2001年3月的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雲南河口綠大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由綠大地原董事長何學葵一手做大的雲南綠化苗木種植龍頭企業。作為雲南首家上市的民營企業,曾經風光無限的綠大地在今年3月隨著何學葵的被捕而跌入谷底。

  衝關上市

  虛增收入近3億元

  據檢察機關起訴書顯示,2004年至2009年間,綠大地公司在不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條件的情況下,為達到上市目的,經過被告人何學葵、蔣凱西、龐明星的共謀、策劃,由被告人趙海麗、趙海艷登記註冊了一批由綠大地公司實際控制或者掌握銀行賬戶的關聯公司,並利用相關銀行賬戶操控資金流轉,採用偽造合同、發票、工商登記資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將款項支付給其控制的公司成員、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産、虛增收入。

  記者了解,在綠大地多家上下游公司中,大部分為關聯公司,多為何學葵身邊人所註冊。這些公司與綠大地簽訂陰陽合同,把收入和利潤做高,包裝出“漂亮”的報表。

  除此之外,2004年至2007年6月間,綠大地公司使用虛假合同、財務資料,虛增雲南省馬龍縣舊縣村委會960畝荒山使用權、馬龍縣馬鳴鄉3500畝荒山使用權以及馬鳴基地圍墻、灌溉系統、土壤改良工程等項目的資産共計7011.4萬元。

  通過虛假苗木交易銷售,編造虛假會計資料或通過受綠大地控制的公司將銷售款轉回等手段,綠大地虛增營業收入2.96億元,這被堂而皇之地寫進招股説明書,成為其上市的重要籌碼。

  闖關成功

  虛增2.5億元粉飾報表

  綠大地于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掛牌上市,募集資金逾3億元,闖關成功的何學葵繼續使用上市前的虛增手法粉飾報表。

  根據起訴書,2007年至2009年間,綠大地採用虛假苗木交易銷售、編造虛假會計資料或通過受綠大地控制的公司將銷售款轉回等手段虛增收入2.5億元。虛增土地資産的手法也依然在使用,且變本加厲。

  據了解,通過偽造合同和會計資料,綠大地虛增馬龍縣月望鄉貓貓洞村9000畝荒山土地使用權、月望基地土壤改良及灌溉系統工程、文山州廣南縣12830畝林業用地土地使用權的資産2.88億元。

  這些數字都寫入了公司年度報告,呈現給了股東和社會公眾,成為投資者重要的投資依據。

  雲南證監局在綠大地上市之後的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了該公司存在不規範行為。2010年3月,證監會對此立案稽查。

  經過長達4個月的調查取證,證監會認定,綠大地涉嫌虛增資産、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公安機關隨後以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罪對綠大地時任董事長何學葵執行逮捕。

  利益鏈條清晰

  欺詐發行罪責難逃

  根據起訴書,綠大地原董事長何學葵、原財務總監蔣凱西、四川華源會計事務所所長龐明星為主謀和策劃者,綠大地原出納主管趙海麗和原大客戶中心負責人趙海艷為具體實施者,檢方指控五位被告人欺詐發行股票罪、違規披露重要資訊罪。這其中,何學葵為案件中心人物。

  檢方起訴書稱,綠大地公司和五位被告人在招股説明書中編造重大虛假內容,發行股票,數額巨大;向股東和社會公眾提供虛假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被告單位及各被告人的行為已觸犯刑法。

  值得注意的是,雲南省公安廳的偵查結果中,被告人涉嫌的罪行除了欺詐發行股票罪和違規披露重要資訊罪之外,還有偽造金融憑證罪、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和故意銷毀會計憑證罪。而此次檢察機關在起訴中並未涉及這幾項罪名。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