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火熱異常 民營資本審批應放開

2011-07-22 07:4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王思羽

  “你急需要用錢嗎?無抵押、無擔保,用途不清、信用不良均可,2萬元~100萬元,1小時內放款……”相信很多市民的手機裏都接到過這樣的短信,很多私家車上,也會被插上這樣的小卡片。

  記者在百度網上輸入“融資擔保公司”的字樣,隨即彈出大量“貸款無抵押、權威擔保公司”之類的廣告,隨機點擊進入後發現,除了為資金需求方和銀行牽線搭橋外,甚至直接可以辦理借貸業務。

  在安徽蕪湖市區,幾乎每幢寫字樓裏都有“投資擔保公司”、“投資諮詢公司”的辦公室。在蕪湖市頂級寫字樓之一的僑鴻國際商城裏,幾乎每層都有一家投資擔保公司,最多的一層有3家。這些名為“投資擔保”、“投資諮詢”的公司,實際上都在做同樣的事情:高息攬儲,高利放貸。

  在民間資金髮達的陜西神木、內蒙古鄂爾多斯、浙江溫州等地,培育擔保公司生長的土壤卻是煤炭、房地産等暴利行業以及活躍的民間借貸。

  據南方各省的一些中小企業主最新透露,今年上半年以來,江蘇、浙江一帶的民間借貸利率最高竟達月息30%,而這正吸引著個人投資者將資金從銀行、“跌跌”不休的股市、風聲鶴唳的樓市及動蕩不穩的大宗商品市場中搬出來,投入“放貸”的生意。

  原因一:錢荒

  最近人民銀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這是今年以來第六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央行錢袋子捂得越來越緊,市場開始感受到資金緊張的壓力。

  在珠三角等地,當前原材料、勞動力、物流、財務等多項成本上漲,綜合作用於製造類企業,導致企業利潤攤薄,不少企業不接單虧損,接單也虧損。在這種情況下,低端製造業企業和作坊式的小企業,難以承受經營壓力,首先面臨倒閉風險。日前,深圳市銀監局發佈的首期中小企業運營即金融服務指數,一季度深圳市中小企業運營情況整體呈現出銷售下滑、成本趨升、毛利下降、融資需求和缺口加大等特點,融資難普遍存在,約13%的企業融資難度很大,57%的企業存在一定程度的融資難題。

  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溫州,最近傳出數起知名民營企業倒閉的消息,引來各方關注。

  長期在一線調研的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記者,總體來説目前並沒有出現中小企業“倒閉潮”,但與2008年訂單一夜間消失導致“猝死”相比,現在中小企業的訂單倒有,但原材料、勞動力、匯率、資金等多座“大山”一起壓來,利潤低到一下子死不了,活著又看不到希望。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生存危機,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改觀,下半年真有可能迎來一波倒閉潮。

  業內人士分析,銀行收緊銀根後,由民間資本構成的貸款公司或典當行會成為融資者在短時間融到大額度資金的首選渠道,所以即便利息上漲,許多急需大額資金的人還是紛紛選擇小額貸款公司或典當行。

  原因二:歧視

  日前在天津舉行的第五屆中國企業國際融資洽談會上,來這裡的企業實際上很少有真正的小企業,大多數都有著非常大的資金量需求,多在幾千萬以上。很多企業開口就要融資幾千萬,但似乎就這樣的企業才有和投資機構對話的資格,這就把那些只想貸款十萬百萬的小企業拒之門外,這種現象在許多金融機構中都存在,特別是銀行特點願意信貸批發而不願意零售,因為零售放貸的平均成本要比批發高很多。

  目前在我國,99%的企業是中小企業,他們對GDP的貢獻超過60%,對稅收的貢獻超過50%,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崗位和82%的新産品的開發,但是他們依然很難獲得銀行的青睞。

  在我們現有的金融體系中,商業銀行特別是大中型商業銀行佔據著主導地位,以銀行為媒介的間接融資是企業融資的一種主要方式。出於貸款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慮,大中型商業銀行盈利的天性就決定了它很難對中小企業融資給予足夠的重視。而很多金融服務體系仍脫胎于計劃經濟時代,主體架構仍然是瞄準著大型企業。

  此外,目前面向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業發展滯後,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的專門機構很少,銀行常常以中小企業貸款監控成本高、風險大,而不願意放款,中小企業貸款的不良記錄影響了銀行的積極性,當前很多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偏小,很難達到直接上市發行股票和債券的要求,管理基礎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資信度不高,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比較低,基礎未做好,就盲目擴張,這些缺點更增加了企業融資的難度。

  原因三:滯後

  我國從2008年小額貸款公司試點以來,它的定位非常明確,也就是定位為中小企業支援“三農”等方面的小額貸款。

  在當前銀行信貸收緊的背景之下,一些地方的民間借貸生意火熱升溫,但是小額貸款公司卻也面臨著錢荒,在排起長隊的客戶面前卻無錢可貸。溫州市工商局近日對小額貸款公司的一次摸底結果顯示,23家小額貸款公司現有註冊資本金52.2億元,銀行融資25.1億元,兩者總和為77.3億元,而全市貸款額已經達到84.4億元。

  在銀行貸款門檻比較高的情況下,一些民間借貸公司的生意也非常火爆。在南通調查時發現,南通目前有很多家民間的借貸公司,生意非常火爆,利息非常高,相當於銀行利息的10倍。也就是説中小企業一方面面臨著融資難,同時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主流的金融體系本身也面臨著沒錢的狀況。

  小額貸款公司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制度性的問題。首先,現在由於企業缺錢,銀行貸款難,所以很多企業也去找他們了,但他們沒有那麼多錢;其次,我們在制度設計的時候,它只貸不存,那麼它沒有吸收存款的功能,只可以得到一些融資,但是它的融資規模不能大於註冊資本的50%。在這種情況下,它沒有那麼多的錢可以貸,所以就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民營銀行難産,折射出我國民間金融機構發展滯後。專家認為,如果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在融資渠道上進一步地放寬。比如該法人得到的資金和融資的比例,是它註冊資本的2倍,而不是50%,這樣它就會有很多的資金;其次,要成為一些大金融機構的零售機構,就是大金融機構批發給它一些貸款,然後他進行放貸,這樣可以解決一些問題;再有,就是利率問題,雖然小額貸款公司利率比較高,它是正規銀行貸款的4倍,目前是23%左右,但是民間金融比它還高。

  專家連結

  應逐步放開民營資本的審批

  如果從政策面上來説,我們已經放開了,那就是非公經濟的新36條中提到的,民營資本可以興辦金融機構。現在問題在於我們的審批過於緊,到目前為止,我們審批的很少。比如民營資本進入村鎮銀行,這在理論上和政策上都沒問題,但在實際上卻非常困難,因為有很多高的門檻。應該説相當一部分的民營資本缺乏資質,但是他們參與過一些小額的貸款公司,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所以我覺得應該逐步地放開,這樣才能夠發揮村鎮銀行的作用,使民營資本真正進入,然後再加強規章制度的監管,這樣就使得風險能夠降到最低,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

  民營資本可以進入小額貸款公司

  作為一個小額貸款公司,民營資本完全可以進入,因為它不是對公眾吸入存款和放款,所以這一塊風險相對較小。如果是村鎮銀行,那麼應該根據金融監管審核它的資質、股東以及管理等各方面,這些條件具備了,就可以讓它進入。思想還是要解放一點,政策還要再放開一點,把為中小企業服務和加強風險防範結合起來,最重要的時候應加強內控,它的資質和內部管理非常重要,只要這些條件具備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期待建立更多的民間合作金融組織

  對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應該建立健全一個完善的金融體系,大中銀行為中小企業服務也應該改變觀念。另外,農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們一直存在的組織,為什麼不能發揮它對中小企業的一些作用呢?然後帶動公司、村鎮銀行、城商行,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建立更多的真正民間合作金融組織。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

  背景連結

  2010年5月出臺的《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民間融資36條)第18條規定:適當放寬小額貸款公司單一投資者持股比例限制,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涉農業務實行與村鎮銀行同等的財政補貼政策;支援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信用擔保公司,完善信用擔保公司的風險補償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仲介服務機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