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免費 到沒到位?

2011-07-06 11:29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王思羽

  7月1日起,銀監會等叫停34項服務費用

  根據銀監會等三部委發佈的《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免除部分服務收費的通知》,7月1日起,銀行須免除個人儲蓄賬戶開銷戶手續費、存摺開戶工本費、密碼修改手續費和密碼重置手續費等34項服務收費。近日,通過走訪部分商業銀行發現,銀行已經按照規定減免了相關收費,但是仍有一些銀行將某些項目變換名目繼續收費。同時,不少銀行反映,此次減免的項目實際上大多數之前就已不收費。

  有項目變相收費,減免不太給力

  近日,記者走訪了五大國有銀行和部分股份制銀行營業網點。不少銀行稱,此次減免的多數項目實際上7月1日之前就不收費了,這次是重申一下。在華夏銀行網點的告示板上,清楚粘貼出11類收費項目前後對比情況,據工作人員介紹,新規中減免的11項收費中的10項,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免費的,因此要調整的僅為密碼修改手續費和密碼重置手續費。

  正在辦理業務的關小姐説:“這次免除的費用裏面,很多以前就沒有交過,而且還有些項目和我們平時業務關係不大,而大家更關注的銀行卡開戶費、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等卻沒有涉及,這樣的減免未免有點不太‘給力’”。

  密碼重置費是這次免除收費的焦點。各家銀行均宣稱已取消密碼重置費,但是仍然有不少銀行在免除密碼重置費的同時,仍然保留收取10元的密碼挂失費。

  “取消密碼重置費而又保留密碼挂失費,是換湯不換藥。密碼重置必須先挂失,兩者本是一項完整的業務,銀行將其分拆成兩個環節,實則是將明令取消的密碼重置費變相地挂在‘密碼挂失’環節下。”客戶李小姐説。

  一般小額賬戶管理費仍有收取

  對於公眾關注的小額賬戶管理費及年費,新規中免除對於代發工資賬戶、退休金賬戶、低保賬戶、醫保賬戶、失業保險賬戶、住房公積金賬戶等6類賬戶的收費,銀行目前均已執行。據銀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銀行系統將自動將這些賬戶的費用免除,如果沒有免除,客戶可以攜帶相關證件到銀行辦理手續。

  而對一般小額賬戶,銀行仍然收取賬戶管理費。興業銀行發佈公告,從7月1日起實行收取小額賬戶管理費,對開戶滿3個月,且3個月內日均餘額小于300元(含)的人民幣個人活期存款賬戶每季度收取3元管理費。

  收費透明比零星減免更有實際效應

  銀行收費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銀行收費究竟應該怎麼收?客戶認為提高銀行收費的透明度,遠遠比減免幾項收費本身更有實際效應。

  “相應費用買到相應的服務,但銀行收費應該更加陽光化。特別在招攬業務時,既要講收益,也要講明相關費用。”客戶陳先生説。

  陳先生説,2009年12月他在一家銀行存款時,工作人員動員他買基金,然而工作人員只宣傳買基金的好處,對收費情況卻只字不提。

  最終陳先生在2010年買了兩筆基金,每月查看網上銀行公佈的基金賬戶,總體上有正收益。但是由於銀行不公佈要扣除的服務費,結果到頭來,他把基金贖回時,發現扣除銀行收費後,不但沒賺錢反而虧了幾百塊。

  調查中發現,只有少數銀行在營業大廳以電子螢幕滾動的方式公佈收費項目,多數銀行沒有公示出來,工作人員對具體項目也不是太熟悉。

  基礎類金融服務應以免費為主

  據介紹,目前銀行的收費項目多達3000多種。3000種收費項目究竟多不多?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稱,評價銀行收費項目,不能以數量為標準,而要看收費後是否提供了相當的服務。近年來,中國銀行業提升服務品質,增加服務內容,滿足了更多消費者的需求,收費項目自然會增多。與國外銀行相比,中國銀行的收費項目其實並不算多。國外銀行金融産品多,供大家選擇的服務多,收費項目也會更多,而這樣的收費其實是受客戶是歡迎的,因為客戶同時享受到了相當的服務。

  但也有一些費用是需要適當調整和減免的,如零鈔清點費。郭田勇説,國外銀行是不收零鈔清點費的。銀行收費本無可厚非,但對於基礎類的金融服務應以免費或低收費為主,不能採取將不收費項目變為收費,低收費的項目變為高收費的方式。再如收取信用卡短信通知費,消費者刷卡後銀行會獲得遠高於短信通知費的回佣,此時再收短信費就不合適了。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