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今年會呈何種走勢?

2011-01-11 10:51     來源:SRC-83     編輯:程軼文

  升值仍是主旋律 幅度目前難確定

  連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打破了2005年“匯改”以來兌美元最長的連續升值紀錄。那麼,就今年而言,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著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有哪些問題又特別值得關注,這就成為理解和把握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關鍵所在。

  人民幣匯率影響因素

  我們認為,2011年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主要力量可能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美國因素,特別是美元匯率的走勢,對人民幣匯率有影響。預計2011年美國經濟可望達到3%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大於2010年。相比而言,歐洲經濟卻不容樂觀。因此,相對來説,作為當今世界的兩大主要貨幣,美元的表現要強于歐元,美元匯率不僅不會出現持續的貶值,甚至還可能出現反轉。

  第二,世界主要經濟體狀況,以及世界性匯率糾紛,對人民幣也有影響。

  第三,各主要經濟體的通脹情況,以及各國利率的差異,對人民幣匯率也有影響。中國方面即使目前2.75%的年存款利率,扣除通脹因素,實際負利率仍超過2%,即當前利率水準對國內過剩流動性的吸引力相當有限,而對週邊熱錢的魅力卻逐漸增大。從通脹預期來看,目前利率水準仍難以抑制通脹,中期通脹指標將繼續上升,只是上升程度可能減緩,隨著我國貨幣政策由寬鬆向穩健轉變,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可以預見,歐美經濟體與中國的利差會進一步放大。

  第四,中國對人民幣國際化訴求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可能走勢

  受上述幾方面因素的影響,2011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將會有以下可能:

  如果美國經濟好轉,美元較為穩定、不出現貶值或貶值預期,那麼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面臨的“被迫式”升值壓力就會減弱。但從中國自身角度看,外匯儲備和人民幣匯率受制于美國的情況並不會出現實質性改變,因此繼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仍是中國政府的不二選擇。

  麥當勞公司和卡特彼勒公司最近成為首批發售人民幣債券的美國非金融類公司,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成為亞洲新興市場以外發行人民幣離岸債券的第一家銀行。新年伊始,世界銀行也首次發行了規模為7600萬美元的人民幣債券。未來隨著人民幣在全球市場使用規模的擴大,必然推高人民幣的國際需求,因此就需要人民幣匯率更符合市場預期。所以,增加靈活性和升值幅度都是新的一年人民幣匯率應有的題中之義。

  如果美國經濟未出現好轉或者因新的量化寬鬆政策而出現新的美元貶值,那麼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間的經濟增長差異就會放大,並必將反映在匯率上。如果出現各國貨幣匯率普漲的情況,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並不會就此減輕。作為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的匯率問題一直受到各方關注,也常常成為發達國家轉移國內經濟矛盾的替罪羊。

  2010年10月,在日元升值、日本政府採取干預措施後,為了平息國際上的指責,日本政府就曾辯解説,日元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是投機造成的,和基本面不符。日本政府的干預只是為了讓事情回歸正常秩序。相比之下,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才是造成市場失衡的直接原因,以此混淆視聽、轉移焦點。因此,如果出現世界性的匯率紛爭,人民幣仍會受到“被迫式”升值的壓力。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2011年人民幣升值仍是主旋律,而且靈活性也會隨著匯改的深入而增強。但對於升值的幅度,並非如看上去那樣確定。美元、歐元的相對變動,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的升值壓力都會影響人民幣的走勢;同時,中國政府會在多大程度上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也決定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幅度,而各國的利率差異則不會成為人民幣匯率的主導因素。 (李建軍)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