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人專家解讀首只國家級母基金

2010-12-30 09:58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程軼文

  隨著“中國首只國家級大型人民幣母基金12月28日成立”這一新聞見諸媒體,一個新名詞——“母基金”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昨天,本報記者採訪了“國創母基金”的發起人——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開金融”)總裁張旭光以及業內專家,請他們對與母基金相關的問題進行了解讀。

  ■母基金概念

  以股權投資基金為投資對象

  問:能否就母基金的概念給我們一個通俗的解釋?

  國開金融總裁張旭光:所謂母基金,通俗地講就是投資于基金的基金。母基金把社會上一些機構投資者的錢集合起來,投資于一些優秀的PE(私募股權投資)/VC(風險投資)。母基金的一個特點在於它的複合性,所以對於投資人來講,它的投資風險更低,收益也更加穩健。

  問:有業內人士將國創母基金稱為“繼全國社保基金之後第二家國字頭基金”。那麼,國創母基金與社保基金有何異同?

  渤海證券宏觀分析師杜徵徵:母基金是“基金中的基金”,它于上個世紀70年代起源於美國,是以股權投資基金作為投資對象的特殊基金。社保基金與母基金最本質的區別是,社保基金是直接投資,可直接投資于項目或資産,也可投資于股市;而母基金是投資基金,用募集來的資金投資于PE、VC,資金最終投入實體經濟。

  ■成立背景

  緩解經濟發展中的資金“錯配”

  問:為什麼國開金融會想到做國內第一隻母基金,它是在什麼背景下誕生的?

  張旭光:國開金融是國家開發銀行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國內銀行業唯一具有人民幣股權投資功能的大型機構。國家開發銀行是國內基金業的先行者、先導者,1998年誕生的中國第一隻産業投資基金——中瑞投資基金就是由國家開發銀行發起設立的。到目前為止,國家開發銀行已投資並管理著17隻基金,規模超過500億元人民幣,是數量最多、品種最全的國內機構投資人,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中國PE市場一直面臨資金瓶頸的問題。這裡所説的資金瓶頸不僅是指缺少長期資金,還缺少長期機構投資基金,特別是能與機構對接的資金,所以,國家開發銀行利用自己的品牌信用,把機構投資者的錢集合起來,投資于基金,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橋梁作用,能夠彌補中國基金市場的空缺。

  與PE市場募資難同時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大量的社會資金找不到好的投資方向,紛紛進入股市、樓市和商品市場尋求短期收益,給國民經濟帶來不少問題,而真正需要資金的實業領域卻面臨“缺血”的困境。我們設立母基金的一個最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利用國家開發銀行的品牌和客戶網路的優勢,打造一個資産管理平臺,對接社會閒置資本和國家産業發展的需求,緩解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資金“錯配”問題,推動中國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