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政策即將到期 滬上銀行房貸進入觀望階段

2009-11-13 13:53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肖燕

  “由於房價快速上漲,銀行的房貸迅速增加,上海幾家大型國有銀行目前都在接受審計署檢查。”某投資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目前銀行早已完成全年貸款指標,因此收緊了房貸,也減少了給仲介的回佣。至於明年的房貸政策如何,完全取決於貨幣政策的寬鬆與否。“我們現在都在等總行的指標。”某大型國有銀行上海分行的信貸員説。

  出乎意料的“量價齊升”

  據某房産資訊公司介紹,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上海房産交易量比2007年減少了30%-50%。很多研究機構原先預計上海房地産將經歷三至四年的調整期,但受惠于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刺激政策,上海今年前9個月的房産交易量已經超過了2007年全年的交易總量。

  無論是開發商、銀行、仲介還是投資者,都認為今年的房地産市場 “很意外”。而這種出乎意料的“量價齊升”,也引起了有關監管部門的擔憂:銀行的資金是否大量違規進入了樓市?銀行是否過多承擔了上海房地産市場的風險?數據顯示,僅第三季度上海中資銀行人民幣個人住房貸款就增加了423億元,較上半年多增161.3億元,同比多增396.1億元。

  針對上述問題,審計署啟動了對上海幾大國有銀行信貸資金的審計。審查內容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銀行資金是否大量違規進入樓市,從而推高了上海的房價;銀行的房貸投向是否符合中央政策,即大量進入了豪宅市場而非支援中低收入者的自住型需求。“主要是對五大國有銀行上海分行的審計。因為在上海房地産市場,這幾大國有銀行佔據了85%以上的市場份額。”某投資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

  但銀行界人士都認為,類似的審查並不會從根本上增強銀行的風險意識。“無論是房地産業還是銀行業都在經歷高速發展期,各家銀行關心的都是如何快速發展,即便有問題,也是用發展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對房貸業務,只要房地産業快速發展,只要房價不大幅下跌,那就沒有風險。再加上我們只經歷過房地産市場的單邊上漲,實際操作中甚至不知道房貸的風險在哪,更別提防範風險了。”某銀行信貸部負責人認為。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