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的9月滬指7跌3漲“9月效應”會否再次應驗

2009-09-02 15:22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肖燕

  8月A股最終以大跌收場,月K線圖上一陰吞兩陽的組合彰顯出市場的恐慌和空頭的氣盛。全球股市有個所謂的9月效應,即9月往往是1年中收益率偏低的月份。就A股歷史看,9月的運勢也不大好,近10年的9月上證指數7跌3漲。今年的9月能否擺脫這一不祥的規律?近日,各大券商研究所紛紛發表了各自的9月投資策略,從其中或許能把握一絲市場情緒的脈搏。 

  在本輪大調整中,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較早堅定看空,他們的“多翻空”甚至被認為是引發市場恐慌情緒的催化劑之一。而對於本輪調整的運作以及9月行情,該所近日推出的策略報告認為,9月份上證指數將繼續走弱,主要波動區域在2800點至2400點。期間可能有超跌反彈,但反彈力度有限,2800點至2900點區間便有壓力,要謹防反彈之後再度調整。

  海通證券研究所則認為股指調整的幅度或許不會很大,但調整的時間可能較長。該所的9月策略報告認為,A股市場自今年8月份起可能已進入中期調整走勢,在悲觀情形下,調整行情可能要延續到2010年上半年;但調整幅度則會明顯小于2008年A股市場出現的跌幅,且股指在調整過程中再度跌破1664點的可能性很小。他們預計未來6個月至9個月時間內A股PE值中樞大概在20倍附近,對應的上證綜指波動中樞在2500點至2600點一帶。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一直堅持著中線看好的原則,對於不少投資者預期的大C浪調整持否定態度。而對於短線市場,他們認為,下半年業績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大;流動性方面則面臨基金要降低高倉位、市場融資活動密集等方面的壓力;市場情緒方面,在沒有重大利空因素影響下,市場暴跌已反應過度。結合市場當前的估值水準和AH股溢價率已顯著低於歷史均值,他們認為市場短期下跌空間不大。

  對於9月以及4季度行情,長江證券研究所是當前少見的多頭,認為9月將是新一輪行情的起點。長江證券認為,8月份公佈的企業半年財報顯示上市公司的業績出現逐季回升態勢,從基本面來看,如果外需如期恢復,那麼從三季度以後到明年2月份,A股市場回到前期3478點是大概率事件。他們預計三季度會出現一個半年期的最佳買點,或在9月下旬,亦或出現在10月上旬,如果買指數的話將來會有50%左右的收益。

  今年以來的市場無疑是情緒主導的市場,而券商的預測往往對市場情緒有一定的引導作用,雖然近兩年券商的預測準確率並不高。A股最終是否能夠打破“9月效應”,我們可以拭目以待。但正如金元證券的9月策略報告中所言,目前上證綜指的估值水準為25倍左右,處於底部區間和正常區間的過渡地帶。向上是“正常”的門檻,向下是“底部”的地板,在地板上恐慌則完全沒有必要。(記者 成 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