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能過剩警鐘敲響 盲目炒新能源概唸有風險

2009-08-28 08:52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肖燕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問題。會議指出,當前要重點加強對多晶硅、風電設備等行業發展的指導,對多晶硅等新興産業要建立和完善準入標準。市場準入的提高,將如何影響新能源行業發展格局?對相關上市公司影響幾何?

    風電和太陽能已現産能過剩

    “國家對風電、多晶硅等新興産業的調控是該行業發展的需要,也是規範市場有序健康發展的要求。”東海證券新能源行業研究員陳鵬指出,風能和太陽能作為新行業,在去年以來的經濟振興計劃中為投資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就目前發展態勢來看,這兩個行業都已經達到産能過剩的階段。

    具體來看,風電目前成本依然較高,不像傳統煤電、水電具有優勢,行業利潤較低。同時,國內風電沒有形成國外那樣的“先有需求再建項目”和“同一區域生産、同一區域消費”的産業模式。在此情況下,如果一些地方政府再急於開工新的風電項目,勢必造成資源浪費,也不利於市場的有序發展。

    “對於多晶硅,政策干預也是基於對目前市場産能過剩的一個引導。”張鵬表示,由於前期多晶硅需求量加大,在市場的刺激下,國內涌現出一股爭上多晶硅項目的熱潮,而這股熱潮導致目前多晶硅産能嚴重過剩。2009年,多晶硅廠的有效供貨能力約8萬-11萬噸,而有效需求只有6萬噸,顯然供大於求。儘管目前多晶硅價格穩定在70美元左右,但未來再次下行的風險。

    申銀萬國昨日發佈的報告指出,國家抑制多晶硅産能過剩的舉措,將對已建成多晶硅項目的廠家産生有利影響;限制風能設備産能過剩,將有利於規範風電行業競爭秩序,對縱向一體化程度高、可靠性和服務能力強的、有競爭優勢的風電整機上市公司是利好。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