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保險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短腿

2013-05-16 13:13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王偉

  中國經濟幾十年來蓬勃發展。中國保險業幾十年來也有巨大的變化和發展。然而,從今天本報刊發的長篇述評《去香港買保險我們缺失了什麼?》可以看到,像黃金珠寶、嬰兒奶粉和奢侈化粧品一樣,買保險已經被列入內地遊客去香港的採購清單。這説明瞭一種缺失,即保險業在境記憶體在著明顯的短缺,保險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短腿。

  保險業是現代經濟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沒有保險業的同步發展,中國經濟就如同在沒有保護措施下的高空走繩索,發展水準很“高”但也很“險”,存在的風險和隱患是不言而喻和無處不在的。這也正是中國經濟與發達國家之間的重要差距。

  在這裡,筆者以親身的經歷與見聞略加舉例。比如説,在美國很少看到車輛刮蹭,這並不是美國人駕駛技術比我們高明而事故少,而是當他們發生了刮蹭後,事故雙方都能迅速離開現場,並各自找保險公司解決問題。中國則不同,兩輛車一刮蹭,雙方勢必十分糾結,輕是一番口水戰,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大打出手。因刮蹭造成交通阻塞的現象屢屢發生。幾乎可以説,北京60%以上的交通阻塞源自於車輛刮蹭事故。為什麼有這麼高的比例,這與國內保險業服務不到位以及時常碰到的推脫加欺詐的理賠不無關係。

  再比如,在法國,房屋的滲漏保險期限是30年到50年,法國房屋很少出現滲漏的情況。為什麼呢?因為法國的房屋滲漏是由保險公司做了相應的品質保險,萬一有房屋滲漏會有保險公司迅速理賠。相應的保險公司會對房屋的滲漏工程做嚴格的審核和鑒定,沒有相應保險的房屋是沒有人敢使用的。

  再舉一個發生在筆者身上的小例子。十幾年前,筆者從歐洲到香港托運了一個小箱子,到達香港機場後發現箱子裂了,就去找航空公司。在航空公司櫃檯上查驗了相關情況後,其他話都沒説,直接告訴“賠你500港幣吧”,就直接把現鈔交給了筆者。而損壞的那只箱子是花了380元人民幣買的,就因為箱子裂了一個小口,得到賠付。這樣一件小事情時隔多年筆者還記憶猶新,對這樣理賠服務有了體驗。

  以上幾個事例説明,保險無處不在。保險在經濟社會生活中能填補的縫隙、發揮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個行業難以替代的。

  中國的保險業現在為什麼落後?簡要地説,我們認為,有三大缺失。一是制度設計缺失。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中樞,一個健全的社會經濟體系,必須要有良好的金融生態。在正常的金融生態下,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成鼎足之勢。但是在國內卻不是這樣。中國的銀行業一直是“一股獨大”,證券業也不小,而保險業的發展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這裡所説的制度設計缺失,不是説我們現在要制定哪些規章、計劃來發展保險業,不是説制度少,而是制度限制太多。

  當我們的社會經濟已經向市場經濟轉型時,金融保險業的許多方面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具體表現在相關的法律、法規等制度設計的缺失束縛了國內保險業發展。也就是説,在正常的市場經濟的金融生態下,銀行、保險、證券等行業,可以適應市場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自然發展,而我們現在幾大行業的發展過度依靠行政管理。作一個比喻,這就像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民種什麼,是種豆角還是種茄子,是種苞米還是種地瓜,要由人民公社來決定,要由政府來決定。

  我們現在回頭去看那時農業發展的這種現象覺得可笑,實際上金融業的今天依然存在這樣的問題。金融企業的發展,受到的行政干預太多,很多的制度和規章束縛了金融企業自我發展的手腳。制度缺失以及脫離市場的制度安排都嚴重阻滯了保險業的發展。也無怪乎,安聯首席經濟學家會説“中國保險市場應該更開放、更自由、更公平。”

  二是法治環境的缺失。保險業是一個重規則、講信用、對法治環境有相當高要求的行業,沒有健康、完整、系統、嚴密的法律體系制度,保險業的發展是談不到的。放開審批環節,要有“法後隨”做保證。我們現在談保險業就要講信用問題,但信用問題不僅僅是思想、道德、人格問題,關鍵是法治問題。最大的公民教育課堂是法庭。但我們眼下的法治環境很糟糕,在法官可以與被告或原告杯觥交錯的局面下,無法治可言。法治是強制性的制度安排,若沒有法治支援,保險業的發展無從談起。

  我們現在所發生的大量的保險合同糾紛既不能怪保險業,也不能怪被保險人,而是法治天平失準、失真、失靈。此外,沒有法制的強制安排,保險業對一些高危行業的風險轉嫁功能也是無從談起的。比如,屢見不鮮的騙保問題,拒賠問題,銷售誤導等問題,都要有強制的法律環境先行保障,保險業才能有所作為。

  第三是産業的缺失。現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説,當你有保險需求的時候,你找不到可靠的保險公司、可靠的保險産品和可靠的保險服務。我們之所以看到內地顧客成為香港保險銷售的主要推動力,就在於我們自己的保險業太落後,差距和缺陷在今天刊發的這篇述評中,已經做了詳細的分析。需要強調的是,保險的缺失問題同嬰兒奶粉的缺失問題是一樣的,並不是我們不能生産,而是我們沒有制度保證。當然,保險業的發展還需要有人才的支撐,我們的保險行業不僅僅缺少像精算師這樣的專門技能的人才,還缺少懂業務、講誠信、會管理、有開拓精神的保險一線人才。

  中國保險業滯後於整體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也告訴我們,中國保險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全面小康社會必須全面保險。近日,國務院召開的全國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把該放的權力放掉,把該管的事務管好。”這為金融保險業改變行政干預過度指明瞭方向。我們希望在下一個10年裏,中國保險業能夠實現每年10%以上的快速發展,讓中國人因保險而穩定幸福。■本報評論員 謝鎮江

  標簽:保險業中國缺失不僅僅滲漏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