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局部套利審慎推進區域金改

2013-02-05 10:05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深圳前海、浙江溫州等區域“金改”嘗試在不同領域突破金融市場的傳統管制,區域試點如何在風險控制的基礎上實現從地方至全國的推廣成為關鍵。

  參與制定前海金融産業專項規劃的中國社科院政經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劉東民認為,全國金融開放需謹慎穩妥進行,局部試點獲得經驗後將有利改善宏觀金融市場環境。廣東金融學院院長陸磊表示,目前金融改革重點解決金融資源配置問題,需在宏觀和微觀上審慎推進,並鼓勵多元化主體參與。

  部分試點短期難有突破

  中國證券報:前海試點跨境人民幣貸款,除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之外,是否會對利率市場化改革起到推動作用?

  劉東民:從制度的設計看,前海金融創新的著眼點並沒有放在利率市場化改革,有關部門希望前海能夠做到金融開放方面的創新,使人民幣回流的渠道能夠拓寬。中國的利率市場改革肯定有自己的步伐,很難有明確的時間表,前海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力度是很微弱的。

  陸磊:前海金融創新的意義在於設立相應的額度,使內地和香港之間的人民幣市場實現對接,最終能夠起到更加開放資本項目作用。但利率市場化改革未必需要通過某個區域來進行相關試驗,現在一些符合市場波動性、浮動性要求的理財産品活躍,已經體現了利率市場化的操作。

  中國證券報:溫州金融改革也提及資本項目開放,前海模式與溫州模式有何不同?

  劉東民:溫州的金融改革也在資本項目方面打開了“口子”,允許溫州個人外匯走出去。但有關部門擔憂資産向海外轉移,所以溫州的模式推廣到全國是有難度的。民間金融創新則涉及國有金融壟斷問題,短期內難有突破,與之相比,前海的金融創新所承擔的風險較小,也符合人民幣國際化的要求。

  陸磊:前海意在拓展深港金融合作,大而言之,中國的金融市場可能通過前海來完成與世界的無縫對接,所以它帶有一定的全局性。而溫州以民營金融為主,主要是準金融組織,這部分資本希望今後審慎有序安全地進入金融領域。溫州金改總體上是帶有局部性和人群特徵的,並不具有全局性。

  設置相關安全網

  中國證券報:各地金融改革試點推進,從試點區域向更廣的區推廣將面臨哪些難處?

  劉東民:對於前海而言,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方面不能讓資本項目的“口子”開得太大,現在還不能保證整個金融體系適應一個開放的環境;另一方面,防止局部試點的過程産生嚴重的套利,前海推動跨境貸款,實際上配合了嚴格的監管措施,將套利限制在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陸磊:金融改革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開設試點但相應的額度不能放得太開。同時要考慮宏觀形勢,比如跨境資本流動的速率比較快,考慮是否會呈現一種放大效應,出現比較明顯的熱錢流入或者資本外逃。

  中國證券報:各地金改試點側重點不同,探索的路徑也不同,如何理解全國金融改革目前的方向和未來路徑?

  劉東民:從去年開始,金融改革已經進入加速期,已經不完全依靠試點推廣模式,典型代表是匯率制度和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本上是在全國範圍內同步開放。中國金融改革是一個協調推進的過程,不是按照某一個嚴格的次序來推動,而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協調的考慮。

  陸磊:金融改革要注意三方面。一要更多發揮金融市場主體的積極性,要加入更多民營或者民間資本的成分,改革的基本方向還是要多元主體參與。二要微觀審慎。如果産生相應套利操作或一定程度的泡沫化應該有預案安排,避免中小投資者因為這些金融創新而受損。三要宏觀審慎。一旦進行相對比較明晰的改革,可能會加劇宏觀面變數波動,比如通貨膨脹、資産價格整體走高或走低,資本外逃形成的系統性風險,需要設置相關安全網。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