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CPI增幅回落 物價拐點到來了嗎

2011-09-19 09:2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馬迪

  ■如果下半年新漲價動力與上半年相同,通過同比CPI反映的通脹率會呈現明顯的逐月回落態勢。如不出意外,8月份CPI的回落就意味著拐點的顯現

  ■實現全年CPI調控目標難度仍然較大,應穩定糧食市場,尤其是謹防糧食領域的投機行為,不致使糧價出現大幅波動

  一段時間尤其是去年四季度以來,持續攀升的物價伴著不斷增強的通脹預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8月份CPI漲幅的回落是否意味著物價拐點的來臨?

  這一輪物價上漲仍呈現典型的結構性上漲特徵。今年1—8月,消費價格總水準上漲5.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3%,對CPI的影響在2/3左右;非食品價格漲幅僅為2.8%,影響在1/3左右。

  從影響程度看,主要還是食品。人們記憶猶新的,首先是去年7、8、9、10連續四個月鮮菜價格持續較大幅度上漲(月環比最低3.3%,最高7.7%),鮮果緊隨其後於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連續4個月猛漲(月環比最低6.4%,最高8.7%);與此同時,豬肉價格在去年7月至11月和今年5月至7月呈現兩波迅猛的漲勢(今年6月集貿市場豬肉價格月環比漲幅高達13%)。事實上,隱于其後的,是糧食價格的長時間持續上漲。從2009年2月至今,長達2年半的時間,除極個別月份外,糧食價格的月環比漲幅均超過0.5%,這是歷史罕見的。

  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連續7年豐收,從供給的角度似乎無法解釋為什麼近兩年多來糧價會出現持續較快上漲。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每人平均糧食消費增長較快;二是近兩年來農民工工資上漲帶動農業生産成本上升;三是去年8月以來化肥等農業生産資料價格持續較快上漲。

  儘管從CPI漲幅上看,這一輪物價上漲高峰是在今年7月,但事實上最迅猛的上漲階段是去年8月到今年2月,其間月環比CPI大多超過0.6%,去年11月和今年1、2月均超過1%。今年3月以來,除7月CPI環比達到0.5%之外,其他各月CPI環比均不超過0.3%。這説明,今年穩定物價總水準的宏觀調控措施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那麼,為什麼物價上漲的高峰過後,CPI還持續創新高呢?這一現象的産生主要是翹尾因素造成。由於去年物價上漲主要是下半年提速,那麼翹尾因素將主要在今年上半年體現,今年上半年翹尾因素的影響均超過當月物價漲幅的一半,最高的6月份其影響甚至達到3.7個百分點。

  未來CPI會出現什麼走勢呢?從翹尾因素看,8月開始其影響會逐月回落,且幅度可望明顯超過上半年各月環比漲幅。也就是説,如果下半年新漲價的動力與上半年相同,通過同比CPI反映的通脹率也會呈現明顯的逐月回落態勢。如果不出意外,8月份CPI的回落就意味著拐點的顯現。會不會有意外出現呢?首先還是看糧食。今年夏糧取得豐收,有關部門表示秋糧豐收有基礎,因此不大會出現供給不足造成的衝擊;再從市場看,今年6、7、8月糧價環比漲幅連續3個月均低於0.5%,這是2009年以來沒有過的,或許説明持續兩年半的糧價持續上漲動力有衰減跡象。8月豬肉價格環比上漲1.3%,比7月漲幅縮小6.4個百分點,而且7月份仔豬價格同比上漲達116%的歷史高位,説明目前農民養豬積極性高漲,未來生豬出欄量可望顯著增長,豬肉上漲動力也將呈持續減弱跡象。鮮菜的價格則呈明顯波動性,今年二季度鮮菜價格明顯回落後基本趨於平穩,只要不出現極端惡劣天氣,這種平穩的鮮菜價格有望保持。

  影響非食品價格上漲相對較大的是居住類産品和服務價格。從數據看,居住類價格已從去年9月至今年4月期間月環比平均上漲0.7%,明顯回落到今年5月至8月期間平均上漲0.1%,也呈現上漲動力衰減的態勢,四季度出現大幅度反彈的可能性不大。

  儘管拐點已顯現,實現全年CPI調控目標難度仍然較大。當前穩定物價總水準,一方面要繼續落實好中央的一系列調控措施,另一方面,鋻於糧食的特殊地位,要穩定糧食市場,尤其是謹防糧食領域的投機行為,不致使糧價出現大幅波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