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收入上半年增長35% 專家稱稅賦不算重

2011-07-15 07: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王思羽

  7月14日,在四川眉山市地稅局個人所得稅辦理窗口,市民在辦理納稅業務。姚永亮攝(新華社發)

  14日,財政部公佈我國今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全國財政上半年累計收入56875.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26.03億元,增長31.2%。其中,備受廣泛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收入3554.78億元,同比增加929億元,增幅高達35.4%。

  在不久前完成的個稅法修訂中,個稅起徵點的提高、稅率級別的調整,將使工薪階層的個稅負擔大幅減輕。但是上半年個稅的大幅增長,許多人對個稅是否仍然過重表示了疑問。

  對此,專家普遍認為,隨著個稅改革的不斷推進,低收入人群的個稅負擔將進一步減輕,個人所得稅收入所佔財政收入的比重將逐步下降。

  居民收入增加帶動個稅增長

  財政部表示,上半年財政收入增幅較高,主要是經濟增長帶動稅收增長,以及價格上漲帶動以現價計算的相關稅收增長。其中,個人所得稅的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受居民收入增加及加強徵管的拉動。

  “個稅的增長與我們國家經濟發展速度是同步的,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在原來起徵點2000元基礎之上增長較快,這就使得個人所得稅的稅基有所增大。”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孫玉棟表示,從個稅徵管上看,儘管沒有感覺到有多大加強,但是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和代扣代繳工作做得比較好,對個稅收入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也認為,上半年城鄉居民個人收入增長較快是個稅收入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收入人群的個人收益增長較快。此外,他還表示,3月份是年收入12萬元以上申報個人所得稅的最後期限,有很多人申報和補繳除工薪以外的其他收入個稅,這個時候繳稅往往很集中,會促使上半年個稅徵收增長較快。

  目前稅賦處於合理範圍

  然而,同比35.4%的個稅收入增長率也讓人多多少少有些驚訝,老百姓口袋裏的鈔票的確是增多了,但增長的速度似乎遠遜於了個稅收入的增長速度。於是,不少人産生這樣的疑問:個稅是不是收多了?我國的稅賦是不是太重了?

  “不算多。”王朝才表示,9月1日新的個稅法將會實施,個稅免征額的提高和降低第一檔納稅人群的繳稅額度,會使得很大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少繳或者不繳稅,可支配收入也會隨之增加。而對於個稅稅賦過重的説法,王朝才也進行了駁斥。他表示,中國稅賦並不算重,是處在一個合理範圍之內的。

  與美國的個稅收入相比較,美國2009年的個稅收入已超過9000億美元,幾乎接近政府稅收收入的一半;而我國2010年個人所得稅4837億元,儘管比上年增長22.5%,但佔稅收收入的比重一直沒有上升。不僅是美國,實際上對高收入者徵收較高的個稅,一直以來都是西方發達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

  “因此,在讓低收入人群減輕稅賦的同時,應當加大對高收入人群的監管力度。只有高收入人群的個稅徵收增加了,才會真正起到通過個稅來調整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孫玉棟對即將實施的新稅法也有些擔憂。他認為,新稅法僅僅只是調整了個人薪金這部分,對其他收入,比如稿酬、股息、紅利報酬等方面都沒有涉及,而且,如此調整也會加大高收入人群避稅的想法,能否真能使高收入人群稅賦增加,還有待觀察。

  下半年個稅收入增幅將回落

  “下半年個稅收入的增幅肯定會有比較明顯的下降。”面對下半年個稅收入的增長趨勢,王朝才給出了這樣的預計。他説,新稅法的實施會使得更多的中低收入階層少繳不少稅賦。

  根據財政部的預算,工薪收入者的納稅面由目前的約28%下降到約7.7%,納稅人數由約8400萬人減至約2400萬人,個人所得稅收入全年將減收1600億元左右。

  對此,孫玉棟也表示認同:“如果國家沒有加大對高收入人群的監管力度,那麼低收入個稅減了,高收入個稅又沒有收上來,個稅的下降是必然的。”

  “目前我國稅收的增長一直高於居民收入的增長,居民收入增長的速度還沒有趕上經濟增長的速度,這就存在著國與民爭利的問題,形成一個‘國富民不強’的狀況。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進行個稅改革。”孫玉棟認為,國家應當完善個稅徵收方式,向綜合稅制改革轉換,以後還應該試行以家庭為單位的總收入徵稅制度,讓稅賦整體下降,使稅收品質更高。

  上半年財政收入同比增31.2% 個稅收入增35%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