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泰證券:弱勢平衡中醞釀反彈 適當增加藍籌股

2010-12-08 14:11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受信貸新增規模提前一月超標、本週公佈11月經濟數據或進入加息敏感窗口的影響,週二大盤低開高走收紅,總體延續弱勢震蕩整理的平衡走勢。我們認為,大盤近15個交易日基本在2800-2900點窄幅區間內運作、維持弱平穩格局,是在逐漸消化相關政策預期的影響,後市出現反彈的可能性在加大。

  近期大盤受年線壓制弱勢整理,缺少有效突破的助推劑。究其原因首先是市場對政策轉向的解讀偏于悲觀,認為政治局定調2011年“一松一穩”的調控組合,標誌著實施兩年多的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正式轉向,這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意外。

  貨幣政策轉向穩健,對經濟和股市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但穩健不意味著緊縮,而只是指貨幣政策介於寬鬆和從緊之間的一種狀態,並不會顯著收縮市場資金流動性。目前是物價過熱,而經濟並沒有出現過熱,通脹過高決定經濟需要緊縮,經濟溫和則説明不應收得過緊。所以,穩健的政策是一個相機于宏觀環境的變數,如果經濟增長持續低迷甚至面臨增長困境,那麼轉向也有可能隨時發生。

  市場擔心本週末公佈的CPI會創年內新高,引發再度加息。從市場商品價格變動情況看,不排除11月份價格繼續上衝並創出新高的可能,但在國家綜合調控作用之下,各類商品的價格漲勢已經開始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12月份會出現明顯的回落。因此,調控政策是否延續或加大力度需要通過觀察階段性實施效果才會採取進一步的動作,並不一定必然引發央行再次加息。加息已不再是決策層的優先選擇,市場將會出現對再次加息效應的“疲勞感”,而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明年具體經濟政策之後,將有助於市場修復被高估的加息預期趨勢。

  中外政策比較方面,美國有可能重啟第三輪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而在美國量化寬鬆刺激經濟的同時,我國卻在預防通脹預期,兩國政策面上的著眼點存在較大差異,對股指的驅動作用也明顯不同,美股明顯強于A股走勢。但如果GDP、CPI、PPI、信貸額度控制指標等符合或超過市場預期,市場極可能會有利空出盡的感覺。當然,由於未來內外環境的複雜性,特別是明年要求政策更有“針對性和靈活性”而非“連續性與穩定性”,所以要轉變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顯然需要一個過程。

  股市永遠反映預期。近期股市之所以連續調整,實際上就是因為投資者已經預期貨幣政策會發生變化,下跌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已部分反應了這種預期,這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走勢,但反應有些過大。歷史上,在穩健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曾經走出過1999年至2001年、2005年至2007年那樣的大牛行情。儘管現在的情況與那時大不一樣,但有理由相信經過11月以來的築底企穩後,明年走出慢牛行情仍然可以期待。

  短期來看,一些資金存在年底結算的需求,投資者也會在接近年底提前鎖定收益,或引起市場的波動。但由於A股大盤回落幅度已經比較大,繼續大幅下跌可能性並不存在,尤其是銀行、券商、鋼鐵、有色等板塊,基本上又回落到10月份啟動的位置,整理的時間相當充分。技術上,5、10、30、60、250等多條均線基本趨於粘合,週二大盤收到上述均線之上,再次驗證前期底部支撐作用。估值上銀行股的市盈率又回到10倍以下。所以,在技術和估值雙重支撐下,藍籌股等已沒有下跌空間,前期形成的獲利盤也已得到有效清洗,下跌之後的大盤將重拾升勢。

  近期市場風格轉換並不顯著,但大、中小盤股的蹺蹺板效應明顯。從中長期投資角度出發,市場風險已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釋放,投資價值逐步顯現,中長線投資者可考慮逐步逢低建倉。其中,“十二五”規劃重點扶持和發展的新興産業,以及未來五年有財稅優惠和補貼等措施的行業將吸引鉅額資金介入,成為持續的市場熱點;此外,明年國家會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消費行業具備優良的基本面支撐和大力的政策扶持,在貨幣政策緊縮過程中,消費股的表現往往超越大盤。短期來看,臨近農曆新年,人們的消費需求會增加,對於零售百貨、服裝和家電等消費品值得關注;短期大盤股有重新活躍的跡象,可以適當增加藍籌股的配置,如高鐵、高壓輸變電、海洋裝備製造、金融、石化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