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保險、社保 三大"先行主力"成功潛伏藍籌股

2010-11-03 14:13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編者按

  三季報已經披露完畢,A股整體業績依然穩步上升。但季報數據告訴我們的僅僅是當季上市公司的基本經營情況嗎?不是,其背後其實還隱含著很多其他資訊:機構持股、業績走向、高送轉預期、持股集中度……這些因素都很可能對市場投資行為産生影響。

  國慶節之後的A股市場如火如荼。從三季報來看,QFII、保險資金和社保基金三大主力,再次充當了A股市場的先知先覺者,率先潛伏在銀行等大盤藍籌股中,賺得缽滿盆滿。

  QFII買銀行棄消費

  QFII基金三季度的持倉與A股市場的主流投資理唸有很大區別。數據顯示,QFII基金三季度重倉買入銀行、電力、鋼鐵、機械等股票,拋棄了部分消費、醫藥、環保股等。

  增倉最多的股票是北京銀行,被荷蘭安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增持10億股;其次是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分別被大幅增持3.01億股、2.50億股。鋼鐵板塊也受到了集中增持,寶鋼股份、鞍鋼股份和馬鋼股份分別被增持4254萬股、4032萬股和1618萬股。此外,國電電力以及近期受到業績困擾的中國鐵建也被QFII增持,而萬通地産、華發股份和金融街等地産股也受到了QFII的青睞。

  令人意外的是,一些消費概念股、醫藥股、高科技股等A股市場的熱點卻在三季度被QFII減持。貴州茅臺被瑞士銀行減持16萬餘股,燕京啤酒被瑞士信貸減持96萬餘股,五糧液被瑞士銀行和巴黎銀行總共減持239萬餘股;醫藥股華北制藥、馬應龍、樂普醫療,高科技板塊中的武漢凡谷、中創信測、用友軟體等公司的股票也都遭遇QFII減持。此外,美的電器、九陽股份等電器類消費股被減持,而萬科A則是被減持股份最多的股票,被摩根士丹利減持2億股。

  險資逮住銀行錯過中信證券

  10月份以來的這波行情,金融股表現十分強勁,牛氣沖天的中信證券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飆升了近70%。但在這一波行情中,保險資金可能錯過了這只股票。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三季度險資減持中信證券近5000萬股,這部分股份主要來自中國人壽。

  另外,大秦鐵路是被保險資金減持最多的股票,減持量達6297萬股,重慶水務也被減持了5046萬股,中國中冶、中國西電、江淮汽車、東風汽車等也被險資大舉減持。

  不過,雖然錯過了中信證券,但三季度險資大舉買入銀行股卻也顯示出這部分資金先知先覺的能力。數據顯示,三季度險資買入股票數排前六位的都是銀行股,包括農業銀行、光大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建設銀行和浦發銀行,增倉股數都在1億股以上,其中農行被增持了近5億股,為險資增倉最多的股票。農行、光大在三季度發行可能是險資大幅增倉的主要原因,但工行、民生、建行增倉也都在2億股以上,這或許説明險資對銀行股還是非常看好的。

  除銀行股外,保險資金對其他低估品種也頗為看好。中國人壽增持長江電力逾7921萬股,中國平安增持金地集團近5600余萬股,金融街也被人壽和財險兩大機構增持近2000萬股。此外,中煤能源、中國中鐵、中國北車等10月份行情中表現搶眼的股票也被險資大幅增持。從上述股票的表現來看,保險資金顯然是抄了一個大底。

  社保主打交運和通脹

  社保基金與上述兩類資金則有些不同,雖然三季度社保也佈局了一些銀行股,但數量較少,建倉光大銀行5685.3萬股,增持深發展3232.62萬股。另外,被險資拋棄的大秦鐵路卻被社保資金看中,增持2.5億余股,該股是社保基金三季度增持最多的股票。

  從社保基金三季度增倉的股票來看,交運板塊和通脹概念股是其主打品種。除了大秦鐵路外,鐵龍物流、南方航空、四川成渝都是其主要增持品種。其中,南方航空增持近2832萬股,而中糧屯河、順鑫農業、光明乳業、南寧糖業、貴糖股份等與通脹有關的消費類股票也被社保資金廣泛建倉,增持中糧屯河1822.47萬股,增持順鑫農業1731萬股。除此之外,資源類股票也是社保資金的增持方向,有煤炭概念的悅達投資、廈門鎢業、山煤國際等被增持。

  社保資金減持最多的股票是近期表現較好的華菱鋼鐵,減持數量達2000萬股,另外被市場看好的特鋼股西寧特鋼也被減持。此外,五糧液、瀋陽機床、新安股份、電廣傳媒等都遭遇減持,被險資減持的重慶水務和被QFII拋棄的馬應龍也遭遇社保資金減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