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將公佈量化寬鬆措施 港資金泡沬危機升溫

2010-11-03 09: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中新網11月2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環球市場關注美國于本週即將公佈的新一輪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香港有財經專家1日表示,擔心措施令多餘資金流入亞洲市場,香港資金泡沬危機正在升溫。香港金融管理局也表示關注樓價下跌風險,並會密切留意市場情況。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美國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香港經濟和金融影響極大,由於港元息率跟隨美國,為了增加美元供應,美息將保持低企,港元利率偏低,助長樓市升溫。

  麥萃才認為,香港出現資産泡沬的風險正在升溫,其中房地産價格已升至1997年金融風暴水準,擔心現時入市的市民,若樓市急劇下降,會再有“負資産”情況出現。

  恒生銀行總經理馮孝忠表示,市場預期美聯儲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規模,介乎5000億至2萬億美元。若美聯儲推出的金額多於12000億美元,或會刺激有風險的資産,例如高息貨幣及股市短期上升。但他認為,要關注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的資金,能否會引導到美國內部經濟,若只投放在金融資産,對刺激美國經濟的作用不多。

  對於美國再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匯豐銀行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由於首輪措施令資金流入金融産品而非企業,因此部分熱錢流入亞洲股市,造成通脹壓力及資産泡沫。他提醒投資者在新一輪措施推出後,要小心樓價再上升,但難以預期今次的流入量。

  由於全球熱錢氾濫,而香港一直是全球最自由的投資地區,也是冒險家的樂園。據悉,在香港前一個資産泡沫高峰時曾狙擊港元的國際大炒家索羅斯已經進駐香港,而索羅斯的香港辦公室也將在本月初開幕,成為旗下首個亞洲辦公室。市場消息透露,其管理的亞洲資産多達80億至100億美元,當中包括投資內地A股,而且對中國概念及人民幣相關的産品,也相當有興趣。

  麥萃才表示,香港一向沒有限制資金進入,只要遵守香港法律和監管,任何基金也可以在香港進行投資。但麥萃才指出,現在港股有七成是機構投資者,有三成是散戶,即使港股出現大幅波動,相信損手的只是投資基金,對一般市民影響不大,而任何投資者只是合情、合理和合法在香港投資,香港對此會表示歡迎。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出,歐美先進經濟體系復蘇動力減弱,故可能加強寬鬆的貨幣政策在極度低息、全球資金過份充裕和本地經濟勢頭較好的情況下,香港資産(尤其是房地産)泡沬風險正在增加。特區政府在8月推出一系列針對樓市的措施,同時金管局亦要求進一步加強對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措施成效仍有待觀察。

  麥萃才説,即使香港股價在金融風暴時下跌四成至五成,都沒有香港銀行因而倒閉,説明香港在銀行按揭監管方面一向很嚴謹,而現時按揭七成的做法,可以確保銀行不會容易出現壞賬,即使資産泡沬爆破,對香港金融系統穩定不會造成衝擊。(周文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