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下午,閩臺“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周暨海峽兩岸名家書畫交流周在廈門開幕。(台灣網 楊麗 攝)
台灣網6月16日廈門消息 16日下午,閩臺“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周在廈門開幕,19對兩岸同名村在儀式上簽署友好交流合作意向。
明清以來,移居臺灣的福建先民,在墾荒地形成了以同地域、同宗族、同宗姓相連結的血緣聚落或聚居村落,其聚落很多以福建祖籍地的原鄉名稱或故里傳統習慣來冠名。“同名村”即是臺灣一些村落所冠籍的地名,與大陸祖地“同根、同源、同名”。
活動中,來自臺灣新北、臺南、彰化、嘉義、基隆、高雄、花蓮、新竹、南投等13個市縣,28個鄉、鎮、村、裏負責人及村代表62名鄉親與福建漳州、泉州、廈門與之對應的同名村鄉親開展“同名村”對接。下午,有19對兩岸同名村以“雙方互動、互惠雙贏”的原則,簽署友好交流合作意向。
按照意向,雙方將定期或不定期互訪,深化同名村落的文化傳承,進而深化彼此情感、友誼和共識;適時在閩臺兩地舉辦民俗、宗親、民間信仰等方面的考察,相互提供便利和服務;利用各自優勢,在資源、技術、資金、人才市場等方面協作,在政策範圍內,促進兩地企業和民間合作。
在下午舉行的儀式上,海峽兩岸名家書畫交流周同期開幕。(台灣網記者 楊麗)

19對兩岸同名村在儀式上簽署友好交流合作意向。(台灣網 楊麗 攝)

兩岸同名村代表在友好交流合作意向上簽字。(台灣網 楊麗 攝)

在兩岸“同名村村名”的楷書長卷前駐足觀看。(台灣網 楊麗 攝)

與會代表用相機記錄兩岸同名村的影像資料。(台灣網 楊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