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論壇 | 部落格
官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關於論壇 | 最新播報 | 視頻直播 | 重要發佈 | 重要講話 | 人物訪談 | 嘉賓風采 | 論壇花絮 | 評論反應
台灣網專稿 | 主題論壇 | 論壇城市 | 現場圖片 | 背景資料 | 關注海西 | 閩臺交流 | BBS | VIP | 第四屆 |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人物訪談第五屆

臺灣紅十字志願者推廣“簡易救命術”:自救更重要

時間:2013-06-17 21:07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6月17日廈門消息 雅安地震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震後很多網友紛紛在微博上轉載一些急救知識。這個現象從某種程度反映出民眾對於急救知識的缺乏和了解的需求。那麼,震後醫護人員到達前如何應對?大出血應該如何包紮?骨折的人搬動不當會留下終身殘疾嗎?在第三屆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論壇上,臺灣紅十字會志願者們向記者暢談了他們對兩岸應急救助合作的看法,建議大陸社區加強急救知識培訓,提倡“自救”、推廣“簡易救命術”。

  參加此次論壇的臺灣紅十字志願者蔡競麟説,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碰到大災難,但意外傷害卻無可避免。當遇到緊急事故時,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或他人的貴人,在專業醫護人員不夠或沒來之前,民眾應學會自救。

  “快樂志工”:助人是快樂之本 急救教育要向下紮根

  臺灣紅十字組織的潘先生説,他從退休之後就加入到海上救援志工行列之中,通過做義工交朋友,豐富退休後的生活,是一名“快樂志工”。因為喜歡游泳,就做了水上救生教練。説起6年前來大陸協助沿海城市培訓教練和救生員的情形,潘先生感嘆大陸城市改變很大,海上救生系統進步得也很快。

  來自嘉義的吳瑟鏗女士是一名做了20多年慈善的志願者,退休之後就全力投入到了陸上救援的志願工作之中。她説自己做慈善是出於自願,她認為助人是快樂之本,被需要是一種快樂。

  吳瑟鏗説,她所居住的嘉義市在市長的極力推廣下,嘉義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就在學習簡易CPR(心肺復蘇術)。作為一名從事教育行業的志願者,她認為慈善組織的急救知識普及工作應當向下紮根,從小教育。她舉了個例子,嘉義紅十字組織教育小朋友在遇到危險時要打急救電話,當小朋友打電話求救時,就啟動了當地的緊急醫療網。

  建議紅會加強急救培訓 引進初級急救員證書等制度

  臺灣紅十字志願者蔡競麟表示,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碰到大災難,但意外傷害卻常無可避免。當遇到緊急意外事故時,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或他人的貴人,在專業醫護人員不夠或沒來之前,民眾應學會自救,這一點上,她認為大陸慈善組織還有改善的空間。

  蔡競麟建議中國紅十字會加強對志願者的相關急救知識培訓,比如引進臺灣的4小時簡易CPR心肺復蘇術班、8小時“基本救命術”教學、工廠勞工安全課程培訓和初級急救員證書等制度。

  據了解,本次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論壇是首次在閩臺兩地共同舉辦的活動,將理論學術探討和入島交流演練結合,搭建兩岸紅十字組織互動平臺,進一步推動兩岸紅十字組織在水上救生、生命搜救、災害互援、志願服務和公益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水準,探索實踐兩岸災害互援互助機制。(台灣網記者 黃艷艷)


分享到:
編輯: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