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論壇 | 部落格
官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關於論壇 | 最新播報 | 視頻直播 | 重要發佈 | 重要講話 | 人物訪談 | 嘉賓風采 | 論壇花絮 | 評論反應
台灣網專稿 | 主題論壇 | 論壇城市 | 現場圖片 | 背景資料 | 關注海西 | 閩臺交流 | BBS | VIP | 第四屆 | 第三屆 第二屆 第一屆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五屆焦點相關新聞

臺灣媒體高度關注海峽論壇 影響力持續擴大

時間:2013-06-20 18:33   來源:福建日報

  第五屆海峽論壇引起臺灣各媒體的高度關注,連日來,主論壇和各個子論壇的內容、主題、成果及出臺的惠臺新政等都被詳細報道、熱烈評議,使本屆論壇的影響力在臺灣島內持續擴大。

  多家媒體強力聚焦

  論壇開幕以來,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經濟日報》等連續在重要版面以大篇幅、大標題、大照片力推海峽論壇;《旺報》、《臺灣導報》、《中華日報》等平面媒體開闢多個專版對論壇內容進行解析;臺灣“中央社”、“中央日報網路報”等電子媒體推出即時新聞,讓讀者了解最新資訊,多家電視媒體也在黃金時段播出論壇的相關消息。

  海峽論壇開幕當天,臺灣各家媒體紛紛聚焦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論壇大會上的講話。“中央社”報道稱,俞正聲在重申反“臺獨”立場的同時表示:“我們熱情歡迎臺灣同胞,尤其是沒有來過大陸的鄉親前來旅遊觀光、交流參訪。即使是那些曾經支援過、追隨過、從事過‘臺獨’的人,只要他們有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意願,我們也歡迎他們來大陸走走看看,歡迎他們加入到兩岸交流合作的行列中來。”《中國時報》就此在17日頭版發表專題文章:《俞正聲對綠營溫情喊話》,該報還專門開闢“第五屆海峽論壇特別報導”專版。

  福建區位優勢備受關注

  論壇舉辦期間,臺灣媒體敏銳觀察到福建在兩岸交流中的區位優勢。臺灣《聯合報》15日刊登的一篇特稿指出:“目前,廈門兩岸金融中心建設已寫入大陸‘十二五’規劃綱要、海西發展規劃、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和金融業‘十二五’規劃等,成為國家戰略。福建省委省政府去年還專門提出支援兩岸金融中心的二十五條政策,明確兩岸金融中心‘立足廈門、連接漳泉、輻射海西、服務兩岸’的發展定位和‘功能齊備、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的發展目標……”

  《中國時報》一篇題為《閩臺交流前哨站 平潭凝聚兩岸小商品貿易商機》的報道寫道:“從福建對臺經貿大戲‘海峽論壇’起步,平潭近兩年來都在這個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不僅各場研討會上,都聽得到針對平潭的討論,甚至還有部分論壇直接搬到這個島上舉行……”

  惠臺政策好評連連

  16日,海峽論壇上公佈了新一批對臺惠民政策措施,引起臺灣媒體熱切關注,臺灣中天、東森、TVBS等電視臺滾動播出利好消息。平面媒體刊發《大陸再釋31項惠臺措施 換發臺胞證增11省市》、《陸開惠臺支票 吸引臺商投資福建》、《廈門暫住居民遊金門多一天 觀光業叫好》、《福建送小熊貓 臺北動物園歡迎》等系列相關報道,光看標題就十分“吸睛”。

  《旺報》以“兩岸交流利多大爆發”來形容此次惠臺新政的規模和力度。另有報道稱:“政策紅利之多相當罕見,綜觀此次惠臺措施,相當明顯地,大陸對臺的政策方針比過往更加著重在人員往來和文化思想的互動交流。”、“現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成為兩岸中國人的主流民意,它是一股潮流,擋都擋不住。”

  臺灣媒體對大陸新增13個個人遊城市更是一片叫好,“大陸客自由行一口氣增加13個新試點城市,讓總數翻了一番。臺灣觀光部門及旅行業全聯會都看好後市發展,不但讓更多臺灣相關行業雨露均沾,也讓更多大陸民眾透過自由的眼睛和腳步,從心裏體會臺灣”。

  臺媒評論認為,海峽論壇釋出的聲音表明,“兩岸關係已不止于滿足經貿交流,更希望從物質轉向精神,透過深化人員聯繫,加強兩岸民眾的精神紐帶,以帶動兩岸更具凝聚力的民族認同”。(駐臺記者 林娟)


分享到:
編輯: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