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六屆 > 要聞

“攜手同心,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第十六屆海峽論壇上的臺胞心聲

時間:2024年06月17日 10:24: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廈門6月16日電 題:“攜手同心,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第十六屆海峽論壇上的臺胞心聲

  新華社記者

  仲夏時節,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如期舉行。本屆論壇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7000多名臺灣各界嘉賓相聚廈門,暢敘友誼。

  在這場兩岸民間最大規模的交流盛會上,臺灣同胞紛紛表示,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廣大臺灣同胞的共同心聲,期待與大陸同胞攜手同心,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首次參加海峽論壇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盛讚這是一個讓兩岸各行各業民眾充分交流、相識相知的“好平臺”。“只要有交流,就有對話的機會;有對話的機會,就能夠理性務實溝通。”他説。

  連勝文表示,臺灣民眾普遍希望兩岸和平,互惠互利。“我們要為了兩岸多數人的福祉和未來,積極誠懇地推動和發展兩岸關係。”

  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表示,自己是第六次參加海峽論壇,感覺論壇一屆比一屆辦得更好,新老朋友都能借此機會展開交流。“不管臺灣政局如何變化,對臺灣民眾來説,我們依然很願意和大陸展開交流,融合發展,相向而行。”他説。

  舉辦第十六屆海峽論壇的消息公佈後,民進黨當局“膝跳反射”式採取限制和打壓措施,試圖阻止臺灣同胞赴大陸參與論壇活動。但臺灣同胞依然踴躍參會,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兩岸交流合作的支援。

  本屆海峽論壇大會上,臺灣雲林縣長張麗善借孟子之言“雖千萬人吾往矣”抒發參與論壇的堅定心情。她表示,儘管出發前受到很多惡意攻擊,但仍義無反顧前來參加海峽論壇。

  “臺灣的主流民意是期待臺海和平、互惠互利、共存共榮,共同打開兩岸欣欣向榮的願景。”張麗善説,兩岸應基於對“九二共識”的認同與尊重,攜手運用智慧,推進兩岸關係朝向和平穩定的道路前進,共同努力為兩岸的繁榮未來貢獻力量。

  本屆海峽論壇舉辦論壇大會以及四大板塊50場活動,為全面恢復兩岸交流往來蓄勢聚力。從貼近兩岸同胞生活的婦女、婚姻、社區服務等活動,到專業領域的科技金融、衛生健康、智慧製造等活動,再到青春活力十足的體育、新媒體、影視等活動,兩岸同胞互訴骨肉親情,共繪融合願景。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吳家瑩表示,兩岸關係形勢越複雜嚴峻,越需要兩岸民眾加強交流。這次海峽論壇各項活動很豐富,兩岸同胞交流交往很熱絡,加深了相互理解。這進一步證明,民進黨當局種種阻擾限制不得人心、不可能得逞。

  論壇上,臺胞們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講述在大陸追夢、築夢、圓夢故事,為兩岸融合發展寫下生動注腳。

  廈門啟達臺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范姜鋒2014年來廈門創業,10年間見證了大陸各領域發展進步,實現了從“創業人”到“擺渡人”的轉變,成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的助力者,帶領團隊推動4萬名臺灣青年“登陸”交流。

  范姜鋒表示,希望更多臺灣同胞參與到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中來,參與到民族復興進程中來,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機遇。“親望親好,在兩岸交流大潮中逐夢前行,一顆種子可以變成參天大樹。”

  “大陸經歷40多年改革開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臺灣同胞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對此感到光榮,希望共用中華民族大發展的偉大榮光。”臺灣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理事郭克智説。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參與海峽論壇的臺胞表示,兩岸中國人有共同的血脈、文化和歷史,也在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有著共同的責任和期盼,將與大陸同胞一道,攜手同心、接續奮鬥,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臺灣勞動黨副主席王娟萍在論壇上表示,臺灣同胞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兩岸同胞都是一家人。“臺獨”勢力數典忘祖,推進“去中國化”,依附外部勢力,改變不了臺灣同胞的中國文化基因,也改變不了臺灣屬於中國的歷史和事實。“臺獨”分裂行徑是絕不會有出路的。

  王娟萍表示,兩岸在經濟、文化各領域的融合發展是歷史大勢,兩岸同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兩岸同胞應團結攜手,為實現國家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常以先祖范仲淹來激勵自己。我相信,定會有更多兩岸青年站出來,以我們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共創中華民族歷史新輝煌。”范姜鋒説。

  在安徽創業的臺灣青年許偉昕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前景光明,國家好、民族好,兩岸同胞才會好。大家要堅定秉持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信念,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共擔民族復興責任,共用民族復興榮耀。

【編輯 黃曉迪】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