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六屆 > 要聞

十六載風雲變幻,親情不變、初心未改——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拉開帷幕

時間:2024年06月14日 13:19: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廈門6月14日訊(記者 尹賽楠 麥旭濤 符海川)鳳凰花又開,跨海來相會。6月14日,第十六屆海峽論壇于福建省廈門市拉開帷幕。記者在剛剛結束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本屆論壇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舉辦主論壇活動以及基層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板塊50項活動。目前論壇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就緒。

6月14日,第十六屆海峽論壇于福建省廈門市拉開帷幕。(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作為兩岸民間最大規模的交流盛會,海峽論壇歷經十六載,走向碧玉年華,茁壯成長。十六年來,論壇始終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讓兩岸各領域各界別同胞通過海峽論壇厚植情誼、增進福祉。無論面對肆虐的新冠疫情,還是複雜嚴峻的臺海形勢,海峽論壇從未間斷,越辦越好、越辦越精彩。

  儘管當前臺海形勢依舊複雜嚴峻,但本屆論壇仍得到了廣大臺灣同胞的踴躍響應,臺灣政黨代表、臺灣主辦單位代表,行業代表、社團負責人以及工青婦、科教文衛、農林水利、民間信仰各界別嘉賓共7000余人跨海而來、為情而聚,充分表明民進黨當局“綠色恐怖”、阻擾限制不得人心,兩岸同胞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願望勢不可擋。

  為充分反映當前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熱點,充分考慮臺灣同胞在交流合作中的需求,本屆論壇持續聚焦兩岸基層和青年群體需求,舉辦職工、婦女、婚姻、基層治理等貼近百姓生活、“鄉土味”十足的論壇活動,讓兩岸基層民眾互訴親情、共話桑麻,越走越近、越走越親;舉辦體育、文學、新媒體、鄉建鄉創等交流活動,為臺灣青年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創造更好條件、更多機遇;緊扣當前經濟發展脈搏,聚焦發展新質生産力,舉辦科技金融、衛生健康、智慧製造等論壇活動,推動兩岸有關機構和企業簽訂多項合作協議,促成一批合作項目落地,讓臺灣同胞和企業界人士利益更多、福祉更實、未來更好。

  去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佈,從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到促進閩臺經貿深度融合,從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到深化閩臺社會人文交流、強化組織保障,四千多字的內容中,字字飽含著對臺灣同胞的關愛與溫情。

新聞發佈會現場。(台灣網記者 麥旭濤 攝)

  海峽論壇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福建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陳志勇表示,本屆論壇聚焦貫徹落實中央《意見》,舉辦兩岸鄉村、現代農業、醫療健康等活動,充分展現兩岸社會融合、經濟融合、同胞情感融合以及福建全域融合發展取得的積極成效。下階段,國家衛健委、全國青聯、全國婦聯、廈門市等有關單位,將進一步圍繞貫徹落實中央《意見》,進一步細化出臺新的舉措,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向更廣領域、更高程度、更深層次邁進。

  兩岸關係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兩岸青年交流是歷屆海峽論壇的重要部分。陳志勇介紹,經優化整合,本屆論壇青年版塊共設有13項活動,一如既往地為兩岸青年互學互鑒、成長成才、交心交融創造更多條件、更好機遇。我們相信,兩岸青年通過海峽論壇等一系列內涵深刻、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一定可以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更好地為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續寫中華民族歷史新輝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互訴親情、共話桑麻,講述血濃于水的生動故事,展望和平發展的美好未來……十六載風雲變幻,海峽論壇始終堅守,為兩岸同胞架起了“連心橋”,鋪就了“惠民路”。“我們相信,兩岸同胞通過參與本次論壇活動,一定能有所感、有所得,一定能體驗更好、收穫更大、情感更濃。”陳志勇如是説。

【編輯 尹賽楠】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