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六屆 > 評論聲音

兩岸交流合作大勢不可阻擋(望海樓)

時間:2024年06月17日 09:22:00來源:海外網

  鳳凰花又開,鷺島再相會。6月15日,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大會在福建廈門舉行。今年海峽論壇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兩岸同胞通過論壇交流交友交心,厚植情誼、增進福祉,越走越近、越走越親。論壇的成功舉辦,充分彰顯了兩岸同胞反對“臺獨”、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積極探索融合發展新路的主流民意,對於進一步擴大兩岸交流、凝聚兩岸人心、拉近兩岸距離、增進同胞感情具有重要意義。

  兩岸關係發展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海峽論壇專為兩岸基層民眾交流而創設,自2009年至今始終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定位,深入基層社區及鄉村,聚焦經濟、文化、青年等各個領域:從“同名村心連心”聯誼到兩岸青年同臺分享奮鬥故事,從基層治理交流到鄉村振興調研……多年來,海峽論壇不斷豐富內涵、創新形式、提升實效,已成為規模最大、涉及範圍最廣的兩岸民間交流盛會,深受兩岸同胞認可,被譽為跨越海峽的“百姓論壇”。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十六年來,海峽論壇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往提供了平臺和機遇。一批批臺灣青年因這場論壇了解大陸、認識大陸,在大陸找到了實現夢想的舞臺。“跨過那一灣淺淺的海峽,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在大陸收穫的成就,連自己都感到超出預期”……許多臺灣青年在大陸各領域努力打拼、成就自我、收穫成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拼才會贏”的精神。不少“首來族”成了“常來族”,他們説,大陸是能夠實現夢想的熱土,應當在這裡留下成長足跡,讓青春不留遺憾。

  兩岸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既是大義,更具大利。大陸方面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全心全意為臺胞臺商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為他們來大陸追求夢想、成就事業不斷創造更好條件。十六年來,海峽論壇成為促進兩岸各界廣泛交往、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在兩岸同胞之間架起“連心橋”,鋪就“惠民路”。從惠臺利民“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到“農林22條措施”,再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一系列“含金量”高、“含情量”深的政策舉措,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不斷深入、兩岸交流合作提質增效,生動詮釋了“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的大道至理。本屆海峽論壇上,不少在閩臺胞分享親身體會,點讚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期盼在參與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中利益更多、福祉更實、未來更好。

  兩岸一家人,常來常往、走近走親是骨肉同胞的樸素願望。儘管民進黨當局再度放言威脅恐嚇,給論壇的順利舉辦使了很多絆子,但島內政黨、民間團體和各界民眾依然踴躍參會,用實際行動表達“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聲。基層、青年、文化、經濟交流四大板塊,50場系列活動,臺灣各界嘉賓7000余人參與,本屆論壇充分彰顯了兩岸交流合作的大勢不可擋,同胞走近走親的意願不可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蘊含的內在動力、累積的深厚基礎已經形成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

  兩岸同胞是骨肉天親,任何勢力、任何困難都割斷不了我們的血脈親情,壓制不住我們往來互動的共同心願。“臺獨”分裂勢力破壞臺海和平穩定,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危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導致臺海兵兇戰危,最終只會給臺灣同胞帶來深重災難。祖國大陸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為“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隔海相望是現在,無限可能在未來。兩岸同胞應共同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和衷共濟、並肩而行,一道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把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共用民族復興偉大榮光。

【編輯 黃曉迪】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