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六屆 > 評論聲音

擴大兩岸民間交流 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時間:2024年06月17日 09:22:00來源:人民日報

  兩岸一家親,跨海再相聚。仲夏時節,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如約而至。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的賀信中指出,海峽論壇是促進兩岸各界廣泛交往、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兩岸同胞通過海峽論壇交流交友交心,厚植情誼、增進福祉,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希望海峽論壇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增添生機活力。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集中活動為期一週,主會場設在福建廈門,由兩岸86家單位共同主辦,舉辦主論壇活動以及基層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板塊50場活動。約7000名各界嘉賓相聚鷺島,暢敘鄉情鄉誼、共話融合發展。

   共促融合 共謀發展

  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主流民意。

  “兩岸人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都是中國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説。他是第一次參加海峽論壇,幾天來,他連續參加海峽論壇大會、海峽青年論壇等多場活動,盛讚海峽論壇是一個讓兩岸各行各業民眾充分交流、相識相知的好平臺。

  同樣是首次參加海峽論壇的臺灣雲林縣長張麗善道出與會臺胞的共同心聲,她堅信“兩岸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就能展現誠意和善意,體現兩岸之間血濃于水的感情”。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印發。一年來,從穩中有進的閩臺經貿合作,到加快推進的“小四通”,再到進一步落實的臺胞臺企同等待遇……閩臺各領域融合發展持續推進。這也成為今年海峽論壇上各界嘉賓最有感觸的話題之一。

  “大陸快速發展,就業機會越來越多。一系列惠臺政策措施出臺,給臺胞帶來巨大的機遇。”在以“兩岸融合發展與臺灣機遇”為主題的兩岸智庫論壇中,臺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紀俊臣表示。

   聚焦基層 聚焦青年

  兩岸關係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兩岸基層和青年群體無疑是本屆論壇最閃亮的主角。

  “冠姓地名,血緣存;冠籍地名,地緣存……”6月15日,第十二屆“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上,由臺灣閩臺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創辦人陸炳文創作的歌曲《緣源圓:同名村之歌》曲調悠揚、以歌頌情。陸炳文曾用10年的時間,走遍臺灣210座祠堂,見證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同根同源,他説:“這首歌獻給海峽兩岸所有宗親鄉親。”

  在兩岸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上,兩岸嘉賓圍繞“擴大調解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共同探討調解工作的創新發展。交流碰撞之下,為臺灣調解聯合協會監事蕭會元帶來新思索。“兩岸基層調解員各有特色。”蕭會元表示,兩岸的基層調解員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可通過該平臺,更深入了解兩岸間調解工作的差異性,以更好地開展工作。

  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本屆海峽論壇的青年版塊共設有海峽青年論壇、海峽兩岸體育嘉年華等13項活動,與會臺灣青年人數超過2000人。

  以“青春同心創未來,攜手打拼謀復興”為主題的海峽青年論壇上,一支特殊的棒球隊尤為引人關注。他們是由海峽兩岸棒球青年組建的福建省棒球隊。前不久,他們參加了中國棒球聯賽,以“兩岸聯合組隊”形式參加國家級賽事,這尚屬首例。“之前常來大陸比賽,沒想到會獲得在省隊執教的機會。”該球隊主教練曾華偉來自臺灣,他想以親身經歷告訴臺灣球員,大陸有很多好政策,可以提供一個很廣闊的舞臺。

   越走越近 越走越親

  作為海峽兩岸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民間交流盛會,第十六屆海峽論壇也受到島內臺胞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對於民進黨當局在島內大搞“綠色恐怖”,試圖阻止島內人士前來大陸交流參會,臺灣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科技金融研究所教授孫大千深有感觸,他説,“海峽論壇長期以來是兩岸對話和交流的重要平臺,民進黨當局阻撓恐嚇,就是希望切斷兩岸之間的對話管道。正因如此,本屆海峽論壇具有打擊‘臺獨’勢力陰謀的重要意義,臺灣各界人士踴躍參會,更是傳遞了臺灣主流民意期待兩岸和平的明確訊息。”

  “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臺灣商業總會榮譽理事長、鄉林建設集團董事長賴正鎰經常往返兩岸參與交流活動,“海峽論壇今年已是第十六年,每年都有豐碩的成果,對於擴大兩岸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各領域合作有重要的作用。臺灣商業總會期盼兩岸維持經貿、文化等各方面的穩定交流,這樣臺商才能充分發揮優勢,共迎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包蕾長期從事兩岸旅遊業,尤其關注此次海峽論壇,她説:“現在正是需要兩岸民間深入與持續交流的時期。期許包括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交往能夠儘速恢復。兩岸本是一家,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希望兩岸的朋友有更多像參加海峽論壇一樣的機會,多走動、多往來。”

【編輯 黃曉迪】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