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六屆 > 論壇播報

共譜“遷臺記憶”數字篇章 兩岸檔案文化交流活動舉行

時間:2024年06月26日 18:22:00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6月25日訊(本網記者 陳佳穎 文/圖)6月25日,由福建省檔案館主辦的兩岸檔案文化交流座談會在福州舉行。當天,兩岸檔案及歷史專家學者、臺灣大學生代表等約50余人共聚一堂,共話海峽兩岸檔案文化新合作。

  兩岸同胞在長時間的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留下了大量承載兩岸共同記憶的原始而珍貴的檔案文獻,對於守護兩岸文化根脈、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座談會上,兩岸檔案專家及高校學者圍繞數字時代背景下兩岸檔案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兩岸檔案專家及高校學者就檔案文獻的共用利用紛紛建言獻策,其中包括,建議推進海峽兩岸統一的檔案數字化格式與標準、實現海峽兩岸檔案資源共建共用、共同挖掘兩岸交往的歷史檔案、加強兩岸檔案文化研究利用、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打造閩臺檔案文獻集合展陳的線上虛擬空間等。

  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促進兩岸檔案文化創新發展,成為了本次座談會上的討論焦點。“隨著‘遷臺’一輩的凋零,遷臺記憶唯有透過檔案文獻才能留存。如何讓檔案活化並成為歷史見證,是未來雙方合作的重要方向。”臺灣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理事長劉廷揚表示,臺灣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與福建省檔案館自2017年開始合作,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展示和交流模式,持續推動檔案文化展覽入臺,讓臺灣民眾及青年學子通過檔案了解閩臺曆史,知曉兩岸文脈淵源。除此以外,電子檔案管理、人工智慧運用、大數據共建共用等議題引發與會嘉賓討論,現場氣氛熱烈。第一次來福建交流的佛光大學高同學表示,針對兩岸“遷臺記憶”檔案,目前仍存在一定“記憶偏差”,即口述歷史具有片面性。希望未來可以發揮青年學子力量,為兩岸檔案留存建立共同的網路平臺,搭建更加便捷、精準的檔案留存系統,有助於延伸出更多歷史脈絡,加強兩岸歷史和檔案探討。

  檔案連著兩岸,當前,福建正深入開展“遷臺記憶”檔案文獻保護利用工作。本次交流會以檔案為“橋”,充分發揮“遷臺記憶”檔案文獻在服務兩岸融合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共研兩岸檔案保護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共商推進兩岸檔案利用的對策與方法,有助於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據了解,以“數字時代背景下兩岸檔案文化的創新與發展”“檔案文獻的共用開發與‘遷臺記憶’”為主題的兩岸檔案文化交流活動為期兩天。活動涵蓋線上線下閩臺關係檔案文獻展、兩岸檔案文化交流座談、閩臺曆史淵源文化考察等。活動期間,兩岸專家學者還將參訪福建省檔案館、福清市檔案館,以及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臺灣會館等展示閩臺曆史文化淵源的文化場所。

【編輯 黃曉迪】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