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六屆 > 論壇播報

近300名兩岸嘉賓參與“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

時間:2024年06月15日 23:0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廈門6月15日電 (記者 龍敏)“走在原鄉的大街小巷,覺得自己的腳步正與300多年前祖先的腳步重合。”回憶起2022年那次返回漳州平和縣心田鎮尋根,臺青賴政緯仍記憶猶新。他介紹,在心田賴氏宗親的陪同下朝拜了心田宮保生大帝,參觀了平和林語堂故居、環溪土樓等,後又到心田賴氏家廟謁祖,行三跪九叩首大禮,緬懷祖德。

  15日下午,第十二屆“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在廈門舉行,臺灣宗親代表同宗祠專家、非遺傳承人等近300名兩岸嘉賓共話血脈親情,暢談同胞協作。

  閩臺兩地同宗同源,認祖歸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縱使海峽相隔,臺胞們從未停止尋根問祖的腳步。此次活動的主題為“祠同宗”,旨在通過兩岸同名宗祠的宗親聯動,串起兩岸宗親聯結的紐帶,喚起兩岸同根同源的血脈親情。

  近年來,福建省實施閩臺曆史展示溯源工程,開展閩臺族譜對接、尋根謁祖等活動。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臺灣研究生李欣諭通過自己的田野觀察,講述了兩岸同名村同姓祠堂的文化印記。她説,每一個同名村都是兩岸同根的源,這些路、這些村是臺灣同胞對大陸的鄉愁,是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文化聯結,是兩岸共有的歷史印記。

  在兩岸宗親交往的過程中,不少臺灣同胞來到大陸求學追夢,並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合夥人”。臺青李志章講述了自己攜手大陸夥伴建造漳州平和遷臺記憶館的故事。他説,在記憶館創立過程中,兩岸小夥伴各司其職,群策群力,攜手同打拼。遷臺記憶館將展示臺灣霧峰林家200多年前從這裡出發的遷臺史。

  活動中,由臺灣閩臺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創辦人陸炳文創作的歌曲《緣源圓:同名村之歌》將活動推向高潮。陸炳文曾用10年的時間,參訪台灣本島及金門地區,走遍210座祠堂,見證了臺灣與大陸血濃于水、同根同源。他説,“這首歌是用心想出來,用手寫出來,更是用腳走出來,獻給兩岸所有宗親鄉親。”(完)

【編輯 黃曉迪】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