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六屆 > 論壇播報

兩岸專家廈門共商中醫藥創新發展大計

時間:2024年06月15日 21:1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廈門6月15日電 (葉秋雲 許燁婷)“醫療要普遍化,走入居家、走入社區、走入機構。”在14日于廈門舉行的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研討會暨海峽兩岸中醫藥青年人才論壇上,臺灣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特聘教授、顧問醫師孫茂峰説。

  本屆研討會上,來自海峽兩岸中醫藥界的近300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兩岸中醫藥創新發展大計。

  作為活動主辦方,福建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林生在致歡迎詞時表示,福建中醫藥大學長期發揮中醫藥文化紐帶作用,充分挖掘長期積累的對臺中醫藥合作資源和優勢,大力推進對臺中醫藥教育和交流合作,現已形成多元化的對臺教育格局,為推動海峽兩岸中醫藥交流發揮著重要力量。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指出,希望通過本次論壇,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進一步強化兩岸在中醫藥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弘揚中醫藥文化,加快提升中醫藥在全球的影響力。

  目前,中國已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中醫藥已傳播到全球196個國家和地區。此次研討會上,15位兩岸專家學者圍繞“促進融合發展共創綿長福祉”主題,就中醫藥科技創新、智慧中醫技術研發與應用、中藥靶向治療技術等議題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討和交流。

  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且老人人數將急速攀升,如何滿足老年人的長期照護需求?孫茂峰在活動上介紹了臺灣中醫居家醫療,他表示,居家醫療必須有社區參與和長照安寧思維,而中醫居家醫療可提升中醫形象、服務量及專業度,應投注更多資源。

  廈門大學藥學院轉化醫學中心主任、臺灣教授曾子晏則以“微生態與細胞診療在兩岸中醫藥聯合發展的新契機”為題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曾子晏表示,幹細胞與中醫藥的結合為疾病的治療拓展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打破了傳統治療的局限;兩岸中醫藥結合細胞診療與微生態介入的優勢與發展,可以為兩岸醫藥交流與合作提供新的契機,共同推動中醫藥的發展。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交流研討會暨海峽兩岸中醫藥青年人才論壇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省海峽兩岸高校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2024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的一項配套活動。(完)

【編輯 黃曉迪】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