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十六屆 > 論壇播報

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時間:2024年06月15日 14:05: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廈門6月14日電 題: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中新社記者 龍敏

  “自深(圳)(香)港兩地全面恢復通關以來,香港就興起了一股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新潮流。”

  在14日于廈門舉行的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上,香港青年梁毓偉從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出發,為現場兩岸青年道出了自己對大灣區脈動的真切感受。

  梁毓偉告訴中新社記者,不少香港青年一到週末就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這個星期到深圳KTV、吃酸菜魚,那個星期就到東莞逛文創、喝奶茶。“刷香港社交媒體,你會發現大多是在分享大灣區內地城市衣食住行的最新打卡點。”

  “不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業、就業、創業上,港澳青年已經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形成了有效銜接。”梁毓偉進一步解釋道,以職業發展為例,僅大灣區青年就業、創業資助計劃,香港每年就有一千多名青年和一百多個創業團隊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

  梁毓偉注意到,受益於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便利,選擇與大灣區內地城市青年共結連理的香港青年越來越多。

  大灣區更是港澳青年實現更好發展的大舞臺。一名香港青年將香港的“迷你倉”共用倉庫概念引入廣州,使之成為當地熱門的新興服務,目前已經有70多家分店。梁毓偉以此為例指出,越來越多香港新生代創業者嗅到商機,依託大灣區豐富的資源與廣闊的市場,抓住“風口”乘勢而上。

  梁毓偉表示,“雙向奔赴”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常態。大灣區內地城市青年跨境消費、上學、工作的情況愈來愈多,對香港的貢獻也愈來愈大。“香港希望吸引更多大灣區內地城市青年來港學習、發展,促進大灣區人才流動。”

  去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已從2018年的10.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超過14萬億元。梁毓偉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高品質發展潛力和動能不斷釋放,成功打造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充分展現出“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勃勃生機。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勢不可擋。”梁毓偉認為,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可在科研、數字基建上取長補短,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創産業鏈,為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帶動新質生産力發展提供助力。“青年也可透過這些優勢,在更廣大的舞臺上實現夢想,揮灑青春。”(完)

【編輯 黃曉迪】
論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