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6月14日電 (記者 楊伏山)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種業分會(簡稱“種業分會”)14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100余家兩岸種業企業攜手深化兩岸種業合作交流,探索、推動兩岸種業高品質發展。
此前,種業分會已于2023年12月1日在廈門正式掛牌,辦公地點設在廈門市種子站。
當天,大會選舉産生了種業分會的理事會成員和領導機構,包括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成員等。
種業分會新當選會長、廈門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偉文稱,廈門市發揮對臺區位優勢,在廈臺種業融合發展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未來,種業分會將積極促進兩岸種業的交流合作,努力推動兩岸深入融合發展。
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魏百剛在致辭時説,廈門地處兩岸農業交流合作最前沿,種業合作基礎深厚,在廈門設立種業分會能夠進一步深化兩岸種業産業對接、經貿合作和人員交流。魏百剛對海峽種業分會發展寄予美好期許,希望其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新當選協會理事、臺企廈門芊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明寶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説,協會的成立,有助於臺企透過這一平臺,認識更多的大陸同行企業,進一步加深了解與合作,未來兩岸種業企業可以加強合作,共同更加深入推進閩臺農業産業融合園的建設與發展。
截至目前,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種業分會成員已達100余家,其中有不少臺灣種業企業。種業分會成立後,將探索兩岸種業高品質發展的常態化互動機制,進一步加強與臺灣種業改進協會等社會團體的合作與交流;聯動海峽兩岸高校、科研院所、種業企業等,組織學術研討會和實地考察,推廣先進種業技術和管理經驗;開展海峽兩岸種業融合發展政策研究,為兩岸種業科技和經貿合作提供諮詢服務,對兩岸種業交流合作情況提出相關建議。
種業分會還將協助開展現代種業招商引資,促進種業貿易,服務廈門同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種子種苗)産業園、廈門翔安種業博覽會園區、廈門水産種業園等兩岸種業融合載體建設發展需要,全力打造海峽兩岸種業融合發展新高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