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網際網路成民意直通車 官民線上互動成新政治景觀

時間:2008-02-29 08:2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國網民總人數達2.1億。今年年初,中國就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網民規模最大的國家。這組數據,來自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日前發佈的《第21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1994年4月20日,中國64K國際專線開通,實現了與全球網際網路的連接,國人由此“觸網”。此後,經過1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網民由最初的幾千人,到總量排名世界第一,規模如此大的一個新群體的出現,無疑會對我們社會的各個方面産生深刻影響。

  網際網路以其便利性和互動性,正日益成為被廣泛接受的民意通道。一系列引發廣泛關注的新聞事件的發生,催動著官方建立快速輿情收集和處理機制,政府對網路民意的重視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官員部落格、網上問計、官民線上互動成為新的政治民主景觀。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曾表示:“我近5年提交給全國人大的上百件議案和建議中,有相當多來自網友的建議和啟發。”

  2006年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正式開通,從而全面完成了從中央部委到縣級政府的網站佈局。網民參與政治的熱情空前高漲。統計顯示,半年內有25.4%,即5334萬的中國網民訪問過中央或地方政府網站。主流網路媒體為民意的表達提供了強大平臺,在人民網強國論壇等知名時政論壇上,每天都聚集著大量網民就“家事國事天下事”發表自己的見解,各大門戶網站,幾乎每天都有根據新聞事件、熱點報道展開的民意調查。

  2007年被稱為“史上最熱的網路民意年”。隨著重慶最牛釘子戶、太湖藍藻爆發、山西黑磚窯慘案、華南虎照片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網民參政議政熱情和民權意識空前高漲。廈門PX項目事件,更是被稱為網路民意的一次勝利。有人指出,網路民意已經不再是一團“無形瀰漫的空氣”,它成了一種能夠對突發事件做出強有力反應的有形存在,這説明網路民意經過幾年的摸索,其社會參與效果越來越具有建設性,效率也日漸提高。

  筆者也注意到,儘管中國網民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的網際網路普及率仍低於全球平均水準。13億人口中,網民只佔16.2%。也就是説,目前尚有83.8%的民眾並非網民,他們中相當一部分是弱勢群體、邊緣群體。

  目前,我國網民分佈的城鄉和地域差異仍體現得非常明顯。數據顯示,城鎮居民的網際網路普及率是27.3%,農村僅為7.1%。北京和上海的居民中近半數使用網際網路,而雲南、貴州、四川、安徽和甘肅五省的網際網路普及率仍在10%以下。

  值得欣慰的是,這種“數字鴻溝”近年呈現出加快縮小之勢。網際網路從最初少數IT人士、青年才俊、知識精英的“動感地帶”,快速擴展到社會各個階層。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新增網民中,增長最快的人群集中在低學歷、低收入、年齡在18歲以下和30歲以上的人群。農村網民也在快速增長,年增長率達到127.7%,遠高於城鎮網民的38.2%。

  網際網路在賦予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便利話語權的同時,也越來越頻繁地考驗起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底線和行為理性。

  “在網上,誰也不知道你是條狗。”匿名性是網路的一大特點。網民身份是隱匿的,名字是虛擬的,除了一些簡單的註冊程式,他們很少受到管制和審查。在虛擬身份的庇護下,他們可以充分張揚個性、發泄情緒,甚至可以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干擾公共秩序。

  有研究者認為,2006年的“韓白之爭”,是網路民意發展進程中的第一個“拐點”。起先,幾位作家、評論家在各自部落格上展開觀點交鋒,引來大量網友興奮參與,很快,表達觀點的帖子便被海量的情緒化謾罵和攻擊淹沒,不堪其擾的一方不得不關掉部落格。事後一位當事人感慨,“網路的言論自由權被扭曲成了肆意侵害他人人權的工具和無節制自娛自樂自我發泄的場所,這正是最值得國人深思和總結的。”

  隨後,“虐貓事件”、“銅須門”、“史上最毒後媽”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讓人們終於意識到恣意的言論快感背後,“網路暴力”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了它的巨大陰影。一次次網友掀起的“討伐”與“追殺”,幾乎使當事人的生活和工作遭遇滅頂之災。憤怒的網民不知道,當他們瘋狂“拍磚”拼命“灌水”的時候,另一些人表達意見的權利和自由被剝奪了;當他們將討伐對象的個人資料和照片不假思索地“曬”出來時,當事人的隱私和生活受到了極大傷害。

  “警惕以自由的名義限制他人自由”,“不能以民主的形式傷害民主”——理性對待網路表達,網路為民眾探討公共事務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的開放空間,但不應成為網民惡意宣泄情緒、放縱不良行為的場所,不然,它反過來會限制網路民主的發展。

  時下,許多網民知道國家主席和總理也上網。從中央到地方,許多官員嘗試過“線上辦公”。有研究者説,網際網路在中國開通了由草根通往中南海的直通車,這在網際網路進入中國的10多年前是不可想像的。這條民意通道能否讓更多的人更便利地參與進來,真正成為中國民意表達的陽關大道,尚需要全社會的共同珍惜和維護。(黃衝)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