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出該報編輯組副主任周兆呈的文章指出,無論是中國精英學者對美國大選“趨冷”的關注,還是媒體紛紛“湊熱”親臨現場的實際感觸,“冷熱之間”的共性就在於通過制度的宏大比較與民情的微末體驗,讓中國人能夠對美國看得、感受得更清楚一些。
文章主要內容摘錄如下:
10月29日,美國卡特中心發出一則簡單的新聞稿,稱將邀請中國一個代表團觀摩美國總統大選,並表示這是該中心第五次邀請中國官員和學者觀摩美國大選。
與四年前同樣受卡特中心邀請赴美觀摩大選的中國代表團相比,這次美國考察之行顯得有些低調,多少人、來自什麼機構、將在哪些選區和投票觀摩,新聞稿中都只字不提。
而上一次可不一樣,中國代表團一共35人,分別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民政部,還有一部分專家學者,行程安排都介紹得清清楚楚。由於這批官員來自中國最高立法機關和主管基層自治選舉的部門,如此浩大陣容公開高調地奔赴美國考察總統選舉,自然引起媒體廣泛關注。
其實,卡特中心作為民間組織,這些年來一直在中國鄉村推動基層選舉,與中國民政部合作多年,邀請官員觀摩美國基層的選舉方式,其目的或其影響力所及,大概也只能在於讓中國基層鄉村借鑒美國選舉制度中的具體技術性手法和策略,著眼實際操作,立足微觀環節。
但那時引發的聯想效應卻一直令人難忘。可能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測,中國官員代表團從四年前的轟動一時,到如今卻變得有些沉寂和安靜。卡特中心新聞稿短短數行,輿論也少有著墨。今年的代表團中,卡特中心也和福特基金會共同邀請了中國四名學者實地觀摩大選,並將與中國民政部官員一起參加對電子投票程式的考察。
這四名學者在中國一著名網站建立了“追蹤美國大選”部落格,內容涉及政黨選舉動員、選舉機器、移民投票、弱勢群體的政治參與、選舉如何影響國家和公民等對美國選舉制度的第一手觀察,沒有風花雪月、走馬觀花,而是內容深刻、每日更新,卻仍閱者寥寥、少人問津,淹沒在眾多繁雜無序的資訊洪流中。
這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輯思不久前的一個觀點。他認為,“中國人對美國總統大選相對缺乏關注,中國精英對美國民主進程的關注度也正降低,因為他們越來越對中國正在創造一條自己的路抱有信心。當中國自己的道路不斷擴展的時候,對美國經驗和思想的仰慕呈減少趨勢。”
關注度的降溫應該也和中國精英階層對美國制度的了解不再像以往一無所知有關。美國選舉制度成熟而穩定,四年、八年來無甚變化。而中國精英卻隨著自身國家的發展和對外交往的深入,出現了追隨、堅持、疑惑、轉移等不同方向的分化,整體關注度因此“趨冷”。
但是,從媒體的角度看,似乎又不是這麼回事,熱度不減,有者因為實力的增強而投入更多的資源。對中國官員訪美觀摩團的興奮點降低、對美國民主精髓的設計以及與中國政治改革的關聯可能難以直抒胸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對美國選舉本身一個黑人、一個老人與一個女人競選的新聞性、趣味性(當然也蘊涵更深遠的平等意義)等更有市場價值的資訊同樣冷感,反而更熱情高漲。中國多家市場化的媒體派出強大陣容赴美採訪,汕頭大學新聞學院派出學生記者團,打破以往只依賴官方通訊社的方式,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視角看美國,描述親身見證的選舉故事。
李小龍和黃飛鴻的故鄉廣東佛山,只是地級市,其傳媒集團卻派出六人採訪團赴美報道大選。美國一位華裔市長受訪時説,這證明了中國越來越強大,十多、二十年前,絕對想像不到中國媒體會來美國採訪總統大選。
有趣的是,佛山媒體的突破之舉卻在當地引起一些民眾的批評,認為作為地方媒體,應先關注當地的民生、時政等更貼近民眾的課題,沒有必要派團採訪美國大選。支援企業國際化,卻批評本地媒體走向國際,這種心態未必不理解媒體要盡一切可能到達事件現場的需要,也並非不關注美國大選,而是可能源自對美國關注得越多,對自身的生存環境反而越焦慮。這種焦慮感也不同程度地在一些知識分子身上體現。對美國民主制度的深入探究,並無法在中國政治改革中獲得相對應的應用,很多時候只能是作為海闊天空辯論的參照物,難免有沮喪的感覺。這或許是對美國大選“相對缺乏關注”的另外一個原因。
無論是精英學者“趨冷”的關注,還是媒體紛紛“湊熱”親臨現場的實際感觸,“冷熱之間”的共性就在於通過制度的宏大比較與民情的微末體驗,讓中國人能夠對美國看得、感受得更清楚一些。而這,才是決定自己未來道路時的重要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