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12月1日文章,原題:中國的彩色小狗
布裏塔?海德曼是位知名的漢學家,11歲就隨父母來到中國,目前在杭州一所大學任教。日前《世界報》對她進行了採訪,她則毫不掩飾的表達了作為一名漢學家對中國的熱愛。
《世界報》:海德曼女士,您11歲就來到中國,那時您感到最陌生的是什麼?
布裏塔?海德曼:那時我們舉家遷往中國。我當時對中國、中國人、她的文化、飲食和語言都相當著迷,並沒有覺得很不適應。當時我很喜歡中文,覺得並沒有什麼難的,我本來以為已經學得不錯了,但卻發現既聽不懂又説不出來,然後我就和朋友待在街上,聽路人説話,像小孩子一樣模倣他們的發音。
《世界報》:海德曼女士,您認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學習漢語?
布裏塔?海德曼: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中國對中文感興趣,他們不僅是喜歡語言,更多是把中文與自己的職業結合起來。
《世界報》:德國對正在崛起的中國有什麼特別之處麼?
布裏塔?海德曼:我驚奇地發現中國政府不會只依賴一個夥伴,與美國的關係確實很重要,但絕對不是主導性的。德國的傳統美德很受中國人的推崇,如守時、紀律、可信等。
《世界報》: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歐洲人、德國人害怕中國呢?
布裏塔?海德曼:我生活在中國,對中國和歐洲人外貌的不同已經習以為常,但中歐間的差異確實是存在的。我生活的杭州市雖然是個大城市,但有些來自鄉村的小孩子見到我還會跟在我後面喊“老外,老外!”
《世界報》:您認為中國對奧運會是不是太過重視了?
布裏塔?海德曼:中國想再次成為世界強國,北京要成為世界大都市。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是非常濃的,北京舉辦奧運會把這種自豪推向了頂峰。
《世界報》:您認為中國最大的敵人是誰呢?
布裏塔?海德曼:雖然與日本有著微妙的文化、科學和經濟上的聯繫,但中國人對日本人有種厭惡情緒,對美國也是如此。但中國人也知道,不可能在全球化過程中成為單獨的贏家。中國未來將成為引領世界的大國。中國的面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連街邊的小攤販都有5年後擁有連鎖店的雄心,中國日新月異,欣欣向榮。這讓我很感動。 (邵京輝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