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加拿大〕Cam MacMurchy
不久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外國人在造訪中國之前,對於中國人的生活有著某些刻板的成見。那些根深蒂固的印象來自輸往美國的有關中國題材的電影。
許多西方人説,一提到中國,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能飛檐走壁的中國功夫高手,或者戴著草帽在耕地的農民。
但是,對於遍佈著能無線上網的星巴克咖啡館和摩天大樓的中國城市來説,這種印象早已過時了。在中國,寶馬車穿行于城市,身著阿瑪尼(Armani)的商人們大聲地用小巧的手機打電話。
事實上,中國的手機用戶已經接近5億,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消費市場。在中國,許多人從不使用固定電話,因為行動電話的資費便宜,用起來也更方便。
隨著這個最大的手機市場繼續加倍膨脹,遍佈全球的黑莓手機試圖打開中國市場。但在加拿大和中國使用黑莓手機,有一個最大的差別——價格。我敢説,加拿大的令人望而卻步的資費和繁瑣的客戶服務,使我們落後於其他技術領先的國家,比如中國。
假如你要到北京進行為期6個月的學習或者工作,你就需要一部手機了。首先,你得去一趟手機專賣店選擇一部適合你的手機。不要擔心,手機專賣店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從3年前生産的低端摩托羅拉手機到最新款的黑莓手機、奔邁(Palm)智慧手機或多普達手機,各類手機應有盡有。幾乎所有的手機都是“未被鎖定的”,這意味著你可以自由選擇運營商,也可以隨時更換。接著,你需要走進任何一家便利店買一張手機卡,那上面有你的電話號碼。
這可能需要4.5加元(約33.75元人民幣),裏面還包含了一個多小時的話費。只要把SIM卡插進手機,你就可以立刻使用它了。不需要激活,不需要合約,也不需要信用卡,甚至連簽名也不需要——是的,什麼都不需要。
當你用完了裏面的話費,你在路邊的報亭或者便利店花上15加元(約112.5元人民幣),就能買到一張充值卡。是的,就這麼簡單。
當然,一些大客戶還有其他選擇,比如説包月。我在上海時曾經使用過包月服務,每月只需要75加元(約562.5元人民幣),就能享受到充足的通話時間和20億字節的上網流量。不用信用卡付賬,你只需每個月預存話費,如果你沒有預存,那麼這項服務也就自動取消了。帳單每月會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到你的信箱。這是多麼便捷、有效甚至體貼啊。話費便宜,付費也方便。加拿大為什麼不效倣一下呢?
加拿大的移動通訊運營商Rogers目前也向顧客提供包月服務,但每月只有200兆字節的上網流量,卻需要支付100加元(約750元人民幣)。在這麼高昂的費用裏甚至沒有包含一分鐘的通話費,如果你想打電話還得支付額外的費用。僅就這項業務來説,在加拿大每兆需要50加分,而在上海僅需要4加分。而且,中國的移動運營商還附送2000分鐘的通話時間。
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
去年耶誕節,我從香港到溫哥華,待在家裏的時候需要一個手機號。我不得不到運營商Rogers的營業廳登記,出示自己的所有個人資訊,填表格、簽名,然後等著工作人員“激活”我的手機。當激活系統癱瘓時,我不得不等上20多分種。
所有這些要花去我50加元(約375元人民幣),我甚至還沒購買任何通話或上網時間。當我最終買了卡,能用上手機還得經過幾個自動服務的步驟。這整個過程在中國只需兩分鐘,所需費用也只有在加拿大的很少部分。
手機服務只是中國使消費者更方便的許多個領域中的一個。中國不是一個到處都是戴著草帽的農民的國家,它或許在技術領域已經超過了加拿大。
可悲的是,落後的正是我們自己。